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工作倦怠是一种和工作情境有关的身体、情感和心理的耗竭状态,多发生于为人群服务的工作人员中间,其中护士这一职业群体发生工作倦怠的现象较为普遍。它可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并易导致护士脱离护理队伍,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性。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外已有学者在护士工作倦怠领域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并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如已有被广泛认可和使用的测量工具——MBI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马氏倦怠问卷),已建立北美地区人群的常模、分析了部分影响因素、并已开始尝试进行干预等。由于存在文化差异,国外在工作倦怠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并不完全适用于国内。近几年,国内也已有部分学者对护士工作倦怠现象展开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对护士工作倦怠程度的了解和对相关因素的探讨上。目前,国内在护士工作倦怠的程度、人群分布等方面尚存在分歧,在干预领域则尚未见有论文发表。 本研究对北京和广州两地25家医院的护士展开较大样本的问卷调查,样本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多项可控性较强的相关因素,目的在于为下一步的干预研究打好基础。本研究将为改善护士身心健康、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士工作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问卷由MBI-SS(MBI-Human Service Survey,马氏人际工作者倦怠问卷)和工作倦怠的相关因素两大部分组成。相关因素及其测量条目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采用网上访谈和特尔菲法确定,共包含六类因素、105个条目。其中应付方式和社会支持两个维度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量,其余人口学因素、护士工作量、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理工作难度四类因素的条目自行设计成一般情况和工作条件问卷。 向北京、广州25家医院1300名在岗执业护士发放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32份。问卷结果在SPSS10.0软件包里统一录入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