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中的形式价值取向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angyifan_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形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中国政治思想的解放以及西方形式主义理论和思潮的影响,形式再次成为中国文坛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文学批评领域,研究者们为追求文学的独立价值,开始自觉从形式的角度去观照文学,通过对文学作品选择性地阅读与阐释,突出形式之于文学的意义,并且自觉将语言、叙事、结构的独立自足性作为一种话语展开批评实践,以其孜孜不倦的努力铸就了世纪之交文学批评中形式价值取向斑驳而又丰富的面貌。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主要分四部分具体展开。第一章主要探讨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中形式价值取向的热闹出场及其产生的语境。中国文学界形式价值取向浮出历史地表,一方面受到思想解放、言论自由的时代氛围与“向内转”形势的推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西方形式主义文论的重要启示。第二章主要从语言的阐发、叙事的研究、结构的探索三方面,整体探讨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中的形式价值取向所呈现出的维度。从语言修辞、语言本体意识的发掘与考察,到批评中叙事形式、叙事策略的研究,再到深层结构、结构模式的探索,批评家们立足于文学实践,在对主流批评模式批判反思的基础之上破旧立新,对形式进行了新锐的言说,体现出鲜明的形式价值取向,也取得了一系列批评和理论成果。第三章主要考察文学批评中的形式价值取向的变迁。在七八十年代的特定语境中,形式观念仍停留在表现技巧、表达方式等外在的感性层面;随着研究者们对形式深入的理性思考,以形式为价值取向的批评意识逐步深化,形式作为文学的“内在品格”、“内在本性”逐步被置于本体的位置;从形式话语的感性言说到纯形式的极端追求,再回归到意义阐释的历程,形式价值取逐步走向更开放的、更有意味的研究方向。第四章主要探讨文学批评中形式价值取向的意义。形式价值取向引导下的文学批评呈现出鲜明的学理性特点和“片面的深刻性”,拓展了文学批评的深度;创作上的形式自觉丰富了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格局;批评家们对形式本体意识的自觉追求和文学独立性的体认,也促进了文学观念的变革。直至今天,形式依然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它值得任何不甘墨守成规的作家去创造发展,也值得更多追求真理的批评家去探索和研究。
其他文献
自2006年起至今,我国社会责任报告已历经9年的发展,整体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高,但比重仍很小,社会责任普遍缺失,履行不到位,信息披露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社
从本质上讲,绿色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以环境无害化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率为核心,强调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
多电平逆变器由于具有效率高动态性能好,对电动机产生的谐波较少,适合高压大容量等优点,在高压大容量交流调速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对多电平变换器的控制技术和装置的发展
8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剧烈变化,社会转型时期的种种阵痛蔓延到每个人身上,尤其在知识分子身上。面对商品主义、物欲盛行、信仰崩溃和价值
本文以《全金詩》中涉及寒食、清明箭的詩歌為主要研究封象,置於金代詩歌屋史分期的宏大框架,通遇詩歌封箭俗的體现,探索在民族融合和政權雨易的特殊時代背景下文人心態的轉
宋玉作为继屈原之后的先秦楚国的大诗人和大作家,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位专业文人,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抒发了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感受和体验,展示了一位落魄文人的心态与处境,得到
《水浒传》和《西厢记》各自以深刻的社会内容、精湛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一丈青与崔莺莺同为美貌佳人,同样有着女性的情感世界,然而驰骋沙场、英勇善战的她在情感世界中却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问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创意产业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发展的理念,更是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和的现实表现。以文化和创意为核心的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已
为选择理想的琼脂及琼脂的替代物,以降低大花萱草组培苗的生产成本,收集了3种市售琼脂和1种卡拉胶,比较不同浓度的卡拉胶和琼脂对大花萱草试管苗生长的影响,降低大花萱草组培
穆时英的小说在叙事层面具有鲜明的先锋特质。本文将从穆氏小说在叙事视角、叙事文体、叙事语言三个层面所进行的实验性尝试出发,发现穆时英在主体观、思维观、价值观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