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至2004年的13年间,我国经济经历了两次繁荣和一次衰退,与此相伴的则是货币政策的几次转型。1994年开始“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到1996年实现经济的软着陆;1997年发生东亚金融危机,为化解其不利影响,1998年人民银行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1999年开始出现通货紧缩,此后人民银行开始实施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主要有财政政策承担。 伴随着货币政策的实践,出现了大量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然而这些研究中的大部分都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定义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在方向上和数量上如何改变总需求、总收入以及通货膨胀率。然后分别从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渠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财政政策的搭配、中介目标的选择等角度研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认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有另外一层含义: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即给定总需求和通货膨胀对货币供应量反应的反应程度(货币供应量与总需求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既可以是稳定的也可以是不稳定的),中央银行如何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就我国而言就是货币政策稳定人民币币值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效果。这实际上涉及到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具体方式——相机抉择还是政策规则以及什么样的政策规则。本文要回答的问题是我国中央银行是否有效地使用了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呢? 本文使用1992年到2004年的季度数据,检验了泰勒规则、前瞻性规则以及一种针对我国情况修正的利率规则。结果表明泰勒规则不能描述我国的利率变化轨迹;中央银行有很强的利率平滑倾向,说明利率稳定也是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1996年以前和以后,货币政策对产出缺口的反应不一致;货币供应量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对我国1996年以后的利率变化有很强的解释力;而且货币政策的不同目标之间经常会出现冲突,有时冲突还很严重。 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脉冲响应函数比较了不同规则的效果。1996年以来,货币供应量对目标水平的偏离不会对产出和通货膨胀产生大的影响;相较于我国实际的货币政策,泰勒规则会大大提高我国经济的稳定性;在泰勒规则基础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