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病情告知的进行是否合理、合适,不仅会影响患者对于疾病的感受,也会影响他们长期的心理调适。有质量的告知可以避免造成患者的精神困扰,患者对医疗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也会相应提高。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与发展,医疗结局的定义,不仅仅是指疾病的治愈和转归,也包括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感受,而合理、合法、合适的进行癌症病情告知,是提高癌症患者医疗结局的重要举措。 在西方及亚洲其他国家,早已将研究目光投向人们对癌症病情告知的偏好方面;我国癌症病情告知策略研究起步较晚,近十年的研究比较多,主要是针对癌症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对应不应该告知癌症患者病情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缺乏对癌症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对于癌症患者病情告知的偏好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多是自行设计的简单问卷,信效度较差。 研究目的: 1.调查癌症患者、家属、医学生和医护人员对于癌症病情告知的态度,并进行比较; 2.调查医学生对于癌症病情告知的偏好、医护人员临床实际做法,并比较两者差异; 3.调查癌症患者、家属对于癌症病情告知偏好和医护人员临床实际做法,并比较三者差异; 4.进一步探讨影响医护人员临床实际做法的因素。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在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使用调查问卷对广州市某三甲医院的四个肿瘤相关科室216名癌症患者、242名家属、124名实习生和175名医护人员进行了横断面调查。 2.问卷:本研究调查问卷由日本病情告知问卷(简体中文版)、癌症告知态度调查表、一般资料调查表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癌症告知态度调查表和一般资料调查表均由研究者自行编制。 3.统计方法: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描述基本资料,使用使用列联表分析不同人群告知态度的差异,选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不同人群间偏好差异,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医护人员临床实际做法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 1.在大多数问题上,癌症患者家属、医学生和医护人员对于癌症病情告知的态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如果您确诊为癌症,目前是晚期,您是否希望被告知真实病情”这一问题上,癌症患者家属、医学生和医护人员对于癌症病情告知的态度无统计学差异。 2.在总分及“告知方法”、“情绪支持”、“提供附加信息”和“提供支持环境”四个维度上,医护人员临床实际做法得分与医学生告知偏好得分均有显著差异(t=3.619,p<0.001;t=3.937,p<0.001;t=3.680,p<0.001;t=5.027,p<0.001;t=2.649,p<0.05),医学生病情告知偏好总得分为(254.19±24.29)分,医护人员病情告知偏好总得分为(239.55±45.06)分,医护人员临床实际做法得分明显低于医学生告知偏好得分。 3.在总分及“告知方法”、“情感支持”、“提供附加信息”等三个维度上,医护人员临床实际做法得分与癌症患者、家属告知偏好得分均有显著差异(F=16.134,P<0.001;F=28.604,P<0.001;F=13.839,P<0.001;F=16.745,P<0.001),癌症患者病情告知偏好总得分为(253.92±26.70)分,家属病情告知偏好总得分为(257.61±26.61)分,医护人员临床实际做法得分均低于癌症患者、家属告知偏好得分。 4.进一步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影响医护人员癌症告知临床实际做法的因素有性别(P=0.03)、是否想提高癌症告知技巧(P=0.006)。 研究结论: 1.人们对于自己和他人的病情的告知态度存在明显差异,而随着癌症病情的进展,家属对于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依赖性提高。 2.我国大陆医学生和医护人员接受癌症病情告知沟通技巧训练不够,但学习态度尚积极,对于病情告知沟通技能的培养是我国医学教育的薄弱环节,医学院校应该开设相关课程。 3.医学生病情告知偏好较医护人员临床实际做法更贴近病人偏好,临床医护人员面临的病情告知沟通问题切实存在,要想达到缓和医患关系、改善临床结局的效果,需要从多方面努力。 4.医护人员临床实际做法与癌症患者、家属对于病情告知的偏好有明显差异,医护人员在告知癌症病情时,要想达到使患者和家属感到满意的效果,须经过足够的癌症病情告知技能训练,提高告知能力,且在设计癌症病情告知技能训练内容时,要充分考虑癌症患者和家属的偏好,也要顺应当今信息爆炸时代背景下患者对于信息的需求。 5.我国人群有两个意识层面需要加强,一个是病人的自主意识,一个是医护人员病情告知沟通技巧训练参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