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证明,反腐倡廉是每个国家都应高度重视的,关系到一个政权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抉择。在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的特殊历史阶段,由于法制的不完善,社会公德的失范,以及市场经济本身负面效应的影响,导致腐败现象愈演愈烈,已经成为阻滞社会进步发展的“恶性肿瘤”,而建立和健全廉政法律制度就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最可靠的有力工具。建国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努力,我国已建立一套数量庞杂、涵盖广泛的廉政法制体系,但体系的宏观框架安排还相对滞后,廉政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现状严重影响了全国反腐倡廉工作的大局,反过来各种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又不断干扰和破坏廉政法律体系的建立。因此,有必要对当前我国廉政法制体系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反思构建中国特色廉政法制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以贪腐现象的产生机理为切入口,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廉政法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比较境外法制建设的先进成果,对当前廉政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法理解析,就进一步完善提升中国特色的廉政法律制度体系,提出尽可能务实可行的办法举措。本文正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廉政法制状况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创新和不足之处进行简要介绍。第二章是中国廉政法制建设概述,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廉政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重点总结其发展特点。第三章选取政治廉洁度位居世界前列的新加坡、香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两个以华人群体为主要构成的社会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廉政法律制度建设的客观规律。第四章对廉政法制建设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剖析,如缺乏预见性、立法层次偏低、体系不完备、未处理好与党纪党规的关系等,这些都需加以重视并顺利解决。第五章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廉政法律制度的构想,就怎样进一步完善提升中国特色的廉政法律制度体系,给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