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已成为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其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效益越来越突出。旅游业己不再是一个景区、景点的分离式发展,而是强调整个区域的共同发展。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活动的诸多要素在经过空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体现的是旅游活动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它作为区域旅游发展状态的重要“指示器”,其优化对区域产业的培育、寻找区域旅游发展优势、旅游区的功能配置优化、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旅游中心地作为旅游区域空间系统中的核心点,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旅游中心地体系结构的优化对区域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新疆位于亚欧大陆中部,毗邻中西南亚八国。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三山夹两盆”的干旱区绿洲自然地理造就了人口与城镇依托绿洲岛链遂行分布的碎片化结构,成为导致“旅长游短”问题的地理因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则将为新疆旅游产业的开发打开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它意味着新疆必须立足于新兴的亚欧经济板块来推进“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着眼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视野来优化升级新疆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大力推进高水平的旅游中心地体系的创建。因此,本文依据“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架构,对新疆旅游中心地体系结构进行分形研究。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本文的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现状进行了综述,确定了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方法,并从旅游中心地理论与旅游空间分形理论对本文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框定。第二,对新疆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旅游资源分布,旅游交通,特殊地理环境等方面作了陈述,对新疆“旅长游短”问题的表现及影响作了总结。第三,利用分形统计模型中的位序-规模分维模型、集聚分维模型及关联分维模型对新疆旅游中心地体系的结构进行测算。其结果表明:位序-规模维数显示一级旅游中心地的首位度严重偏高,中心地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是松散的,处于较低水平的均衡状态;集聚维数则显示出,以乌鲁木齐旅游圈为一级中心地的分布密度是依次向地州腹地区域快速衰减,衰减率较高,整体集聚度不高而局部集聚度较高;而关联维数则显示各地州级旅游中心地之间作用力较弱,交通通达性较弱。于是解析验证了新疆旅游中心地体系分散的分布结构特征。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为促进新疆旅游中心地体系结构的优化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