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生态危机成为当今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最大危机和最严峻挑战,修复被破坏的生态平衡和重建适宜的人居环境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课题。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居民休闲娱乐要求、组织城市景观、美化环境和防灾避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研究起步较晚,在规划的研究、编制、实施与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评价体系,以致于出现规划与实施脱节的问题。本文在了解城市绿地系统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相关理论及实证进行对比研究,调查山东省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现状,选取其中十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规划方案进行定性研究分析,总结山东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定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分析建立定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原则,从绿量、绿地布局、生态效益、景观评价等角度确立了17项评价指标及其取值分级,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并检验各项指标的权重值,从而构建起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定量评价体系;结合实例对济南市建成区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了定量分析评价。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城市绿地相关概念的认识入手,重点阐述了城市绿地、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对国内外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及建设实践进行对比研究,重点剖析了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的研究现状及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国外理论与实践的启示下提出了弥补我国现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不足的有效途径。2.在充分了解现有绿地系统规划相关理论及规范的前提下,选取《济南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山东省内十几个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文件为研究对象进行定性分析,对每个规划方案尤其是规划说明书的内容和特点进行重点介绍,最后总结出山东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3.构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综合评价体系。在探讨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必要性及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从规划绿量、绿地布局、生态效益及景观评价等方面出发,确立了17项评价指标及评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植物配置合理性、公园绿地可达性、氧源绿地指标、公园绿地分布均匀度、热岛消减利用指标、固碳释氧量、吸收有害气体、降温增湿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吸尘滞尘量、城市自然特色性、绿地景观游憩吸引度、绿地景观文化价值等,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并检验了各项指标的权重,从而构建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综合评价体系。4.以济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利用建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综合评价体系进行实际评判验证。论文选取济南市建成区绿地系统规划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规划绿量、绿地布局、生态效益及景观评价等方面进行评价,得出17项评价结果,其中评价结果属于Ⅰ级的有5项,Ⅱ级的有11项,Ⅲ级的有1项,Ⅳ级的有0项;计算得出济南市绿地系统规划综合评价得分值为0.7183,以国内外综合指数四级分类标准为参照,该评价结果属于第Ⅱ等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比较合理)的较高水平,认为规划在整体上比较合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