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tal Spondylotic-Vertebral Ateriopathy,CSA)的临床疗效,探讨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化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针灸治疗方案。研究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腹针组(治疗组)和体针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进行针刺疗法治疗。治疗方法:治疗组:取穴采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腹针经验方:“引气归元”加商曲、滑肉门。具体取穴及操作方法:中脘(深刺)、气海(深刺)、关元(深刺)、下脘(深刺)、商曲(双,浅刺)、滑肉门(双,中刺),常规消毒后取0.30mm*40mm一次性毫针,针刺0.3~0.5寸,每次30分钟。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深刺(针尖在肌筋膜上),滑肉门中刺(针尖在脂肪层),商曲浅刺(针尖在皮肤层)。行捻转提插得气后,每隔10分钟用平补平泻手法行针一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对照组:取穴:颈夹脊(颈2-颈6)、阿是穴、风池、百会、外关。除阿是穴、百会穴外,均双侧取穴。常规消毒后,取0.30mm*40mm,刺入0.8-1寸。行捻转提插得气后,每隔10分钟用平补平泻手法行针一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5次/周,5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在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对患者眩晕、肩颈痛、头痛等症状进行量表评分记录。观察腹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1.经4个疗程治疗后,腹针疗法和常规针刺疗法均可以显著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总的临床症状(P<0.05);2.经4个疗程治疗后,腹针疗法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和常规针刺疗法疗效相当(P>0.05);而腹针疗法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眩晕症状方面优于常规针刺疗法(P<0.05),但对于颈肩痛症状的改善程度,常规针刺疗法优于腹针疗法(p<0.01)。3.经4个疗程治疗后,腹针疗法和常规针刺疗法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79.31%,经统计学分析,两种疗法的总体疗效相当(P>0.05)。4.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研究结论:1.腹针和常规针刺均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2.腹针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眩晕症状方面优于常规针刺。3.常规针刺在改善颈肩痛症状方面由于腹针。4.临床应用时,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优势疗法。(眩晕症状重者用腹针,颈肩痛明显者用常规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