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体与共同体是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两个重要范畴,二者形成的关系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个体与共同体关系表征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在马克思历史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个体与共同体的思想研究一方面丰富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另一方面以全新的视角诠释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对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研究要从马克思共同体的思想内容出发,以不同阶段共同体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以个体是否实现自由为核心,由此展现个体的生存发展状态。通过对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分析,最终的目的在于探求适合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共同体形式。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个人的存在。自然共同体下个体依附于共同体,依附关系表现出血缘、地缘的特征,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个体与共同体紧密的依附关系逐渐瓦解,马克思指认出个体生存的目的性与发展的有限性,从而陷入不自由的发展状态。其次,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伴随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的提升,马克思批判货币与资本形式的抽象共同体下个体被动依赖于共同体,以及以利益的分化为核心的虚幻共同体下个体与共同体的对立关系。以此说明这两种共同体下个体拥有的仅是形式上的自由,不能反映出个体生存与发展的真正本质性。从依附关系中个体与自然共同体融为一体的状态,到个体被动依赖抽象共同体,二者相对独立但紧密结合的状态,再到虚幻共同体中个体与共同体以利益为导向形成对立,直至实现二者的和谐的状态,由此构建马克思个体与共同体关系思想的话语体系。马克思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研究一方面基于是否存在一种组织或联合形式能够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这一人类社会发展命题的思考。另一方面基于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设想,以此梳理出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发展历程予以现实回应。透过马克思文本中对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分析,以关系的视角呈现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进程,既反映出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考证,也展示出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建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