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创业板市场作为新的市场板块被隆重推出,与主板和中小板组成了我国新金融市场板块。因此,对于如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合理的估值成为被学术界和实务界广泛议论的话题。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它更注重于公司的发展前景与增长潜力,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风险和高成长性的特征,同时其上市标准要远低于成熟的主板市场,因此创业板公司具有独特的估值特征。创业板公司具有很强的成长性、较高的风险性,传统的估值模型对创业板的估值的效果不同于主板,因此本文在充分分析创业板区别于主板的特点以及在价值评估中创业板独有的评估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将每一种价值评估方法中影响评估结果的主要参数与股价建立线性模型。通过考察每一种模型对于股价的解释力,即调整后的R2,根据其大小,判断哪一种价值评估模型最适合创业板企业的价值评估。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创业板市场产生的原因,提出需要完善我国创业板市场企业的估值和定价方法,以及对创业板上市公司估值的研究价值。然后介绍了企业评估理论的发展、国内外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评估方法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创业板市场的内涵以及与主板的区别,着重介绍创业板企业在进行价值评估时所需要着重考虑的影响因素。根据创业板市场的特点,本文分析了创业板上市公司估值的思路。介绍了目前企业价值评估中应用的账面价值法、市场评估法、股利折现模型评估法、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剩余收益模型评估法和实物期权评价法在创业板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深入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在创业板企业价值评估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在这些讨论模型中,定性排除了成本法、股利自由现金流量法应用于创业板价值评估。重点对市盈率法、市净率法、市销率法、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剩余收益模型评估法这五种目前应用较为广泛且适合创业板企业价值评估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实证对比研究,通过实证比较分析得出市盈率模型和剩余收益模型比其他三个模型对股价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也就是说,市盈率评估法和剩余收益模型评估法相对于其他方法更适合我国创业板企业价值的评估。本文的写作主要运用两种研究方法。一是定性分析法。本文对重要的几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定性分析,详细阐述了企业价值评估体系中各种分类评估方法在创业板中的理论应用,市场法、收益法和实物期权法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定性排除了成本法、股利自由现金流量法应用于创业板价值评估。二是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面,本文以有效市场理论作为实证基础,认为我国创业板市场弱有效性,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评估的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具有高度线性关系,可以通过建立实证模型检验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对股价的解释力。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选取五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通过它们的参数与股价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根据回归结果的调整R2的大小来判定哪种价值评估方法适合创业板企业价值评估。本文研究的核心在于通过分析比较创业板不同于其它板块的特点,基于创业板上市企业的价值影响因素,本文对于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在创业板的应用进行详细论述,并且对于经典价值评估模型通过实证分析,考察哪一种评估模型比较适用于现今创业板企业的价值评估。本文创新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企业价值评估的几种经典评估方法,考虑创业板的实际特点,详述了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在创业板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及应用中需要注意事项,定性排除了成本法、股利自由现金流量法应用于创业板价值评估。二是实证模型分析几种经典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对创业板股票价格的解释效果。通过对市盈率法、市净率法、市销率法、自由现金流量模型折现法、剩余收益模型评估法五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进行实证对比分析,评估出市盈率模型和剩余收益模型适合我国的创业板企业价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