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检务公开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公开检务信息规范司法行为,赢得司法公信,推动中国法治建设的开展。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兴起,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发生巨大改变,群众的司法需求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发展趋势。检察机关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全面推进检务公开,适应和满足群众的司法需求,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话题。本文主要包含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互联网+”背景下检务公开概述。所谓检务公开,其基础理论主要是人民主权理论、保障人权理论与权力制约监督的理论等。检务公开从1998年高检院开始部署实施到现在已经十八年的历程,从最初的检务公开到全面深化检务公开,经历了初步实行阶段、深入推进阶段、全面深化阶段,检察机关的神秘面纱被慢慢揭开,检察权是否公正行使,检察职能是否有效发挥,也已随着检务公开的不断深入,监督力度更强。“互联网+”背景下的检务公开具有内容真实、及时主动、全面公开的原则,具有便捷性、透明性、扩张性的特征,有利于推动司法改革进程,维护司法公正权威;有利于检察权运行的民主高效;有利于检察队伍的廉洁公正执法,有利于防止新闻媒体的误导等功能价值。第二部分是当前检务公开的实践现状及评估。对当前我国检务公开的实践现状包括组织领导、内容范围、方式途径,以及以山东省A区检察院的实践现状包括组织实施、特色分析、绩效分析等进行深入分析。第三部分是当前我国检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虽然检察机关经过不断摸索,检务公开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新形势下,检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其不适应性逐步凸显。由于检察机关依然存在主观上怕公开,客观上缺机制以及对新媒体运用重视程度不够,与新媒体缺乏沟通等原因,导致信息公开滞后,信息公开互动少,公开平台设置不规范,公开缺乏统一和科学的评价标准,检察机关与新媒体适应不够等问题。为了使检务公开能够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发挥更大作用,需要对检务公开进行深入研究。第四部分是“互联网+”检务公开优化路径研究。认为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应及时更新理念、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也需要社会公众和网络媒体理性参与、推动发展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检务公开新模式的优化路径分析。主要包括:强化“互联网+检务开”的思路,建设“互联网+检务公开”的新方法,搭建“互联网+检务公开”的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不断创新完善“互联网+检务公开”新机制,加大“互联网+检务公开”建设投入,加强“互联网+检务公开”的绩效考核等,旨在通过有效措施,不断推进“互联网+”背景下检务公开更好开展,促进中国法治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