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惠芬是一位出生于农民家庭的作家,其小说中充溢着一种强烈的家族观念。作家以细腻的笔触描摹出个体追求与家族观念的互补与冲突。这具体体现在一个个鲜明的人物性格之中。首先,在不同人物的自我追求中,家族观念与人物的自我人生追求之间往往形成或融合或冲突的复杂关系。家族观念对个体的影响及其自我个体的行为反应的差异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表现为自我追求与家族观念和谐共进。这类人物将家族观念内化为自己的精神信仰,不论身处何地都坚守自己对于家族的执着,将家族观念融化于自我人生追求的实际行动中。另一类表现为自我追求与家族观念的相悖和冲突。这类人物在家族观念与坚持自我追求的冲突和博弈中,个性追求往往是其第一选择,他们更忠实于自我人生的追求和渴盼,即便违背家族观念也在所小惜。其次,家族观念的影响和制约也形成了自我人生追求的不同过程及其各异的人物心态。这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种类型:一是捍卫家族观念的焦虑感。“长子传承”式人物面对不期而至的各种不利因素,使家族经受住考验并得以更好发展便成为其主要焦虑之所在;“族长’式人物则更为关注个人手中的权力,个人权利与家族利益息息相关,其焦虑的重点是如何防止权力旁落。二是守护家族观念的漂泊感。远离乡土的知识分子对家族观念的守护多与其心灵的孤寂和无奈有关,作为“城市异乡人”的底层人物,对家族观念的守护及其漂泊感则多源于他们那种有家似“无家”的现实生存状态。三是反抗家族观念的迷茫感。隐性反抗者和显性反抗者都会产生一种现实境况与精神追求的错位感;而家族观念的淘洗和道德枷锁的打压,真实的自我则会在迷茫中举戈反击。再次,家族观念影响下的维护和叛逆的不同行为反应,决定了主人公们人生道路选择的差异。一方面,女性人物对于自我的重新定位更为准确,这表现为其女性话语权的增强和自觉的对于权威的不认同;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期现实物欲干扰下的母亲对于子女的亲情和责任,也彰显出重情与重利、互助与依赖等人情写真的不同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