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涉及语言的运用,修辞手法的使用,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以及对其他相关知识的运用。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学综合基础的考量,作文的教学是否扎实、有效,直接影响着语文的整体教学效果。而近年来作文教学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应试教育下的升学压力,使得"撒谎作文"泛滥,学生、老师盲目为了追求理想的考试分数,陷入为了作文而作文的教学困境,作文脱离生活现实,缺乏真情实感,老师教学压力大,学生对写作产生抵触或厌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影响作文教学甚至语文教学的效果,甚至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诚信缺失等负面影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教学本身就是应该借助优秀文化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有益的熏陶,以优秀的文学作品打动人,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做出自己的努力。本文以初中的作文教学为研究对象,旗帜鲜明的提出了“生活作文”这一初中农村作文的教学策略,是希望通过调整教学方法,并充分发挥农村学生与众不同生活体验的优势,将乡村生活融入到写作的训练中,更容易发现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活内容来充实自己的写作素材。而不是一味要求他们盲目模仿脱离他们生活现实的写作范本。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提倡生活作文能有效突破“撒谎作文”的困境,“生活作文”是将作文教学建立在初中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让学生从自身生活内容中取材,作文的写作能抒发真情实感,而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建立在“生活内容”基础上的作文教学能够回归生活本真,而且能够对农村青少年的成长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行教学中教学环境相对封闭,教师对学生的训练也缺乏规划性,甚至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有严重脱节的问题。借助“生活作文”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创作的动力。设计适应农村学生需求的教学环节,实现因材施教。这样积极有益的尝试,能够为教学改革的深入提供新的契机。第二部分以山东省青州市谭坊镇第一初级中学为例,受农村教学环境及农村学生积极性不高的影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存在教与学的双重挑战。具体而言,即作文命题僵化与解题不充分;学生视野狭窄,缺乏写作素材;以及教师忽视学生参与对作文的修改,这是倡导农村“生活作文”教育的现实困难。此外,论文还论述了在实际的农村教学方式上存在问题:训练随意、唯方法论和评而不改。这些教学方式上的落后和弊病严重影响着农村作文教学的效果。第三部分结合教学实例,总结出“生活作文”需要丰富的素材、生动的故事、丰富变幻的写作方法、明确的立意与主题以及有启发意义或真情实感。而良好的作文教学就是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去思考、评价、借助生活素材寻找选题,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凭借自己更丰富的生活经验,及时的发现学生存在的迷惑,进行正确的引导,辅助学生完成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过程。最后,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关于“生活作文”教学的四方面探讨,即实现素材生活化,体验生活化,认知生活化和表达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