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他行为是指在自愿情况下帮助他人并不期望任何物质或精神奖励的助人行为,而利他者甚至可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家庭教养作为个体接受教育和社会化的一个起点,对于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能够促进利他行为,而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则会抑制利他行为的做出。家庭教养方式对利他行为的影响渠道并不是唯一的,还存在通过其他变量来影响利他行为。在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下,个体会降低其内在的道德标准,增加对道德推脱的认知,从而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共情是一种能够感受他人情绪,与他人情绪产生共鸣的特质,在高共情水平下,个体为了摆脱内心的内疚和不安情绪,使自己的不合理行为符合自己的道德标准,所以更可能会做出助人或利他行为。本研究通过以家庭教养方式作为自变量,利他行为作为因变量,道德推脱作为中介变量,共情作为道德推脱对利他行为影响的调节变量,尝试建立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家庭教养方式问卷》、《道德推脱问卷》及《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对湖北和吉林省两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中通过现场问卷发放和网络平台的方式共收集了402份问卷,结果发现:
(1)大学生在教养方式、道德推脱、共情和利他行为上存在着人口学的差异。具体而言,父母在教养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即相对于男生,父母对女生更倾向于采取情感温暖型的教养方式。相比于农村的、非独生子女,城市的、独生子女更能感受到父母情感温暖型的教养方式。在道德推脱方面,男生的道德推脱程度高于女生。此外,女生的共情水平比男生高。
(2)本研究中的各主要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家庭教养方式中的父母情感温暖维度与利他行为呈显著正相关;道德推脱与利他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共情与利他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其次,家庭教养方式与道德推脱呈显著相关。具体而言,父母拒绝和父母过度保护维度与道德推脱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父母情感温暖维度与道德推脱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最后,道德推脱与共情呈显著负相关。
(3)道德推脱部分中介了家庭教养方式与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
(4)共情对道德推脱在家庭教养方式对利他行为影响的中介模型中的调节效应并未得到验证。即对于共情水平低的个体而言,道德推脱在家庭教养方式与利他行为存在中介作用,对于共情水平高的个体而言,上述中介作用不存在。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家庭教养方式问卷》、《道德推脱问卷》及《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对湖北和吉林省两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中通过现场问卷发放和网络平台的方式共收集了402份问卷,结果发现:
(1)大学生在教养方式、道德推脱、共情和利他行为上存在着人口学的差异。具体而言,父母在教养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即相对于男生,父母对女生更倾向于采取情感温暖型的教养方式。相比于农村的、非独生子女,城市的、独生子女更能感受到父母情感温暖型的教养方式。在道德推脱方面,男生的道德推脱程度高于女生。此外,女生的共情水平比男生高。
(2)本研究中的各主要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家庭教养方式中的父母情感温暖维度与利他行为呈显著正相关;道德推脱与利他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共情与利他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其次,家庭教养方式与道德推脱呈显著相关。具体而言,父母拒绝和父母过度保护维度与道德推脱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父母情感温暖维度与道德推脱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最后,道德推脱与共情呈显著负相关。
(3)道德推脱部分中介了家庭教养方式与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
(4)共情对道德推脱在家庭教养方式对利他行为影响的中介模型中的调节效应并未得到验证。即对于共情水平低的个体而言,道德推脱在家庭教养方式与利他行为存在中介作用,对于共情水平高的个体而言,上述中介作用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