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对利他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利他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他行为是指在自愿情况下帮助他人并不期望任何物质或精神奖励的助人行为,而利他者甚至可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家庭教养作为个体接受教育和社会化的一个起点,对于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能够促进利他行为,而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则会抑制利他行为的做出。家庭教养方式对利他行为的影响渠道并不是唯一的,还存在通过其他变量来影响利他行为。在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下,个体会降低其内在的道德标准,增加对道德推脱的认知,从而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共情是一种能够感受他人情绪,与他人情绪产生共鸣的特质,在高共情水平下,个体为了摆脱内心的内疚和不安情绪,使自己的不合理行为符合自己的道德标准,所以更可能会做出助人或利他行为。本研究通过以家庭教养方式作为自变量,利他行为作为因变量,道德推脱作为中介变量,共情作为道德推脱对利他行为影响的调节变量,尝试建立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家庭教养方式问卷》、《道德推脱问卷》及《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对湖北和吉林省两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中通过现场问卷发放和网络平台的方式共收集了402份问卷,结果发现:
  (1)大学生在教养方式、道德推脱、共情和利他行为上存在着人口学的差异。具体而言,父母在教养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即相对于男生,父母对女生更倾向于采取情感温暖型的教养方式。相比于农村的、非独生子女,城市的、独生子女更能感受到父母情感温暖型的教养方式。在道德推脱方面,男生的道德推脱程度高于女生。此外,女生的共情水平比男生高。
  (2)本研究中的各主要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家庭教养方式中的父母情感温暖维度与利他行为呈显著正相关;道德推脱与利他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共情与利他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其次,家庭教养方式与道德推脱呈显著相关。具体而言,父母拒绝和父母过度保护维度与道德推脱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父母情感温暖维度与道德推脱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最后,道德推脱与共情呈显著负相关。
  (3)道德推脱部分中介了家庭教养方式与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
  (4)共情对道德推脱在家庭教养方式对利他行为影响的中介模型中的调节效应并未得到验证。即对于共情水平低的个体而言,道德推脱在家庭教养方式与利他行为存在中介作用,对于共情水平高的个体而言,上述中介作用不存在。
其他文献
积极互惠行为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十分常见的现象,人们会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去回报他人的善意行为,这样的行为倾向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这种积极互惠行为是自动、直觉的反应,还是个体自我控制后的结果?即不同加工方式对积极互惠的影响有何差异,目前研究尚少。于此同时,既往研究表明个体会根据情境的不同而调整自己的决策,个体决策过程中互动对象的信任及所处决策情境都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不同信任水平与情
词汇识别是阅读的基础,词频和词长是词汇识别的重要影响因素。无论是外文还是中文阅读中研究者们都发现了显著的词频效应和词长效应。走神是影响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走神状态下阅读的词频效应和词长效应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国外学者已经对拼音文字阅读中走神的词频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但还缺乏对走神状态下的词长效应的研究。与拼音文字相比,汉语有自身的独特性,词汇长度也是重要的词汇视觉特征。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通过
学位
当今社会,信息获取和传播的方式因互联网的出现而发生了巨大变革,每个人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发布者。然而,信息获得和发布的便利性也会对信息的真实性产生影响,由于降低了传统媒体的审查机制,网络错误信息层出不穷。反转新闻(Reverse News)作为错误信息的一个类型,其首发大部分为负性新闻(如,“我的右肾去哪了”,“蒋劲夫家暴女友”),在曝光后引起大量关注,但随着后续报道的跟进,人们却发现事实真相与
学位
欺骗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心理学研究者认为欺骗是一种有意误导他人的行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包含了与欺骗准备、欺骗执行、结果反馈三个过程。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采用被动欺骗范式(被试按指示做出欺骗反应)探讨欺骗执行阶段抑制真话的认知神经机制,该范式缺乏主动性和互动性,生态效度不高。  本学位论文为探究互动情景中主动欺骗过程的神经机制,以博弈论为基础创造
学位
随着文化间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加深,学习和内化了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的多元文化个体也日益增长。文化框架转换理论提出,多元文化个体会根据自己所处的文化情境转换自己的文化框架,以适应当前环境。基于此有学者提出了自我构念动态性,即个体在内化多种文化体系后,根据其所处环境中的文化线索,表现出更符合当前文化环境的自我构念类型及相应的行为表现。而以往对自我构念动态性的研究主要以东西方双文化群体和北方双文化民族群体为
学位
时间知觉是指对客观事物发生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是时间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时序知觉是早期的知觉加工和晚期的决策加工等多个阶段相互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对时序知觉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加工取向,知觉组织是影响时序知觉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时序判断任务的研究显示,知觉组织对序列性时序知觉有损害作用。而且有ERP研究显示,知觉组织对时序知觉的影响可能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
学位
择偶问题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备受社会各界群众、研究者和有关部门的关注,而大学生作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人才和后备力量,他们的长期择偶标准不但影响其个人的择偶行为,和未来的婚姻状况,还会对整个社会的婚姻家庭走向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探讨大学生的长期择偶标准及其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研究一,首先对前人所发现的大学生主观社会地位(Subjective social status,SSS)
学位
有研究提出心理时间线(mental time line,简称MTL),是指时间具有空间特性,可以在不同方向上进行空间表征。Ishihara等(2008)把时间和空间建立的这种联结关系称为空间-时间反应联合编码(spatial–temporal association of response codes,STEARC)效应,认为在人的大脑中存在一条类似心理数字线的心理时间线。不同方向的空间-时间反应
学位
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被广泛使用,当前中文修订版中第8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一对第8题进行再次修订。使用修订后的RSES对1400名高中生进行施测,使用winstep软件进行Rasch分析。结果表明,将第8题修订为“我不认为自己能赢得更多尊重(RSES-T)”在Rasch模型的单维性、测量精度、评定量表选项功能、项目功能差异等指标上均表现出更优的心理测量学性能。
学位
阈下抑郁是指具有部分抑郁症状,但是在症状的性质、数量和症状的持续时间上并没有达到重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一类个体。当前,阈下抑郁较高的发生率及其发展为重性抑郁障碍的高比例给个体及社会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对阈下抑郁进行专门的研究已刻不容缓。已有研究表明,重性抑郁患者的视觉敏感性发生异常改变。因此本研究从抑郁发展连续体理论出发,进一步了解阈下抑郁个体的视觉敏感性特点。  研究共包含两个实验:实验一旨在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