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武帝对外征伐与司马迁思想立场的转变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3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武帝从元光二年(前133年)到征和四年(前89年),44年的时间都在对外用兵。他动用了全国一切可以调用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展开了一系列的对外征伐,其中包括攻打匈奴、平两越、攻朝鲜、击大宛、通西南夷等,这显示了汉武帝决定用武力彻底消除边患、臣服匈奴的雄心。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征伐四夷的社会大环境中,他本人的思想立场和社会认知都深受复杂的战争环境的影响。本文的宗旨就是探讨汉武帝发动的对外战争对司马迁生活轨迹、政治立场、人生思考、思想转变等产生的影响。本文除绪论外,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分析探讨了汉武帝发动对外战争的原因及条件。汉武帝对外征伐的首要原因是匈奴对汉朝边境的侵扰和掠夺。其次是汉武帝本人的雄才大略,进取精神以及开拓疆域的强烈愿望。在汉武帝以前,匈奴一直都是西汉的边患,但武帝以前的几位皇帝对匈奴采取的都是和亲政策,因为当时还不具备用战争的方式来解决边患的条件。汉武帝时具备了武力解决边患的经济、政治条件。文章的第二部分写汉武帝发动的对外战争概况。汉武帝对外征伐的主要对象是匈奴,但又不仅仅是匈奴,还发动了征伐周边其他少数民族的战争,如征楼兰、姑师,伐大宛,通西南夷等等,都是围绕征伐匈奴进行的。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征伐四夷的社会大环境中,他的《史记》也是在这样社会大背景下完成的,战争环境直接影响到他的社会认知和思想,只有把战争原因及战争状况了解清楚、透彻才能更好的揭示司马迁思想立场的转变。文章的第三部分写汉武帝发动的战争对司马迁的影响。分别论述了前期战争对司马迁的影响,后期战争对司马迁的影响。前期发动的对匈奴的战争取得了胜利,基本上解决了西汉的边患问题,司马迁感受到了大汉帝国磅礴的气势、壮盛的国威,这对司马迁的人生观以及《史记》的写作有积极的影响。后期战争的失败使司马迁更加理性地思考现实政治,尤其是后期战争中司马迁本人遭受了李陵之祸,下狱受腐刑。这场灾祸使司马迁蒙受人间的奇耻大辱,从而最终导致了重大的思想转变,直接影响到《史记》的写作。司马迁抒愤寄托,强烈地表达他的是非观点和爱恨感情,升华了《史记》的主题。
其他文献
本文比较细致地论述了隐现句的几个方面的内容。隐现句是存现句中的一部分,以前的研究者大多把力量集中在存在句的研究上,本文的重点是隐现句。第一部分,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
言据性是指说话人对信息来源以及信息的可靠程度的说明,其语法体现称为据素,或者据素标记。随着人文主义语言学的发展,近几年研究者对言据性研究的视野不断拓宽。言据性研究
新世纪"底层叙事"塑造的"受难农民"形象具有某种时代新质性。身体"疼痛"、身份焦虑的"非理性"的凸显,使当下"受难农民"不仅与启蒙叙事、浪漫主义叙事、革命叙事塑造的农民形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分析研究了影响高校双人拉丁舞课的因素,并对单人拉丁舞的特点和单人拉丁舞的教学实践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在高校拉丁舞选修课中开设
本篇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概说。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介绍作者黄生。其二,总结前人研究的概况。其三,说明本文的选题意义。前人关于黄生《字诂》、《义府》的研究,大都是从训
为探讨以牛粪作为主要原料进行蚯蚓养殖时牛粪适宜的预处理方式并为蚯蚓筛选出适宜的饵料,以及探讨蚯蚓饵料中氯化钾、过磷酸钙和尿素的适宜添加水平,为蚯蚓配制全价配合饵料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小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GATA4、MEF2C、Nkx2.5和Tbx5基因转录水平的动态表达和这些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的变化,以及组蛋白乙酰化酶亚型p300是
组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对于集团管理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具有重大意义 ,但我国财务公司起步较晚 ,运作过程中存在大量问题。本文试就有关财务公司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应
在人类口腔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的天然菌群,这些细菌以牙菌斑生物膜的形式生长。菌斑生物膜作为人类龋病和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有诸多代谢特点和生理现象明显不同于浮游态的细
话本小说作为我们目前所知道的最早使用白话来写的文学作品,其在语法和词汇研究中的地位不可估量。明末话本小说《鼓掌绝尘》写作时间确定、口语性强。本文以此话本小说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