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巴山位于秦岭造山带南部,被认为是华北、扬子板块碰撞带前陆逆冲推覆构造带。大巴山构造带北缘的重要边界断裂--安康断裂是南秦岭逆冲推覆构造带中发育的一条北西-北西西向区域性断裂,与秦岭造山带走向近于一致。本文选取了安康断裂包络面紧闭部位的桂花乡-坝河乡地区进行详细野外构造变形特征调查工作。通过详实的野外及室内显微镜下研究,得出大巴山北缘区域性主导的北倾南倒推覆构造、透入性叠加面理与韧性剪切带为区域内部主要变形特征。结合研究工作区边部的平利、凤凰山以元古界火山岩系为核心抬升形成的穹窿构造,本文重点研究坳陷盆地中区域性的伸展构造和逆冲推覆构造。研究表明,安康断裂附近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北缘地层,早古生代以来经历了两次明显的叠加变形过程。安康断裂以北的断陷盆地中发育近东西向伸展构造机制下的顺层剪切褶皱F1与透入性面理S0//S1及剥离性质的韧性剪切构造为代表的岩石构造变形(D1),于寒武-奥陶系岩层中显著发育。伸展机制下造成复合围绕以中上元古界火山岩系为核心的穹窿构造(平利牛山、安康凤凰山)。在安康断裂以南断陷盆地中,逆冲推覆(D2)变形主要表现在志留系梅子垭组地层前陆冲断褶皱带中发育叠瓦状逆冲断夹块阶坪式的褶皱,以及地层中千枚岩强烈挤压收缩体制下发生的纵向构造置换。安康断裂北段夹于多条次级逆冲断层之间的挤压变形构造(D2)是北大巴山主期变形产物。本文通过EBSD技术对构造变形岩石石英C轴组构分析和运动学涡度计算,揭示出至少存在两个阶段脆韧性变形作用的叠加。同构造低温变质白云母40Ar/39Ar年龄显示,安康断裂在印支运动早期(约230 ±1.6Ma)存在一次强烈的构造活动。结合前人的年代学及大巴山弧形断裂的构造演化模式模拟,推断出230Ma可能代表主期南向推覆作用的起始时间。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对大巴山的研究,探讨了南秦岭的演化历史,为区域构造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新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