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楚剧原名“黄孝花鼓”,是诞生于湖北孝感、黄陂一带的民间“灯戏”,后因被列为“淫戏”而屡遭禁止,花鼓戏艺人被迫进入汉口谋生。进入武汉后,黄孝花鼓吸收京剧、汉剧等剧种的优点,对声腔、舞台等方面进行了改革,1926年被正式定名为“楚剧”,成为湖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2016年,孝感楚剧入列“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孝感能孕育出楚剧与其地理环境和社会氛围有密切关系。毗邻武汉的地理条件是楚剧进城的先天优势。黄孝花鼓(楚剧)在孝感极受欢迎,在这片土地上也诞生了许多楚剧名家,并通过师徒传承延续至今,现今活跃在孝感楚剧舞台上的大多是这些名家的传人。楚剧以“迓腔”为看家腔,在“迓腔”基础上又发展出了“男迓腔”“女迓腔”“悲腔”等唱腔,除此之外还有“仙腔”“四平”等唱腔。在吸收了孝感等地的民间小调后,楚剧形成了以正腔为主,小调为辅的音乐特色,丰富了楚剧的音乐形式。孝感楚剧的对白多用孝感方言,如“半吊子”“打鬼”等方言词汇突出了地域特色。在春节期间,孝感各地会请楚剧团前去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有一系列仪式:表演之前“敬台神”,表演中“供腰台”,表演结束后“拜台”等。楚剧题材丰富,既有地方特色浓厚的原创剧目,如《百日缘》《槐荫谣》等,也有移植其他剧种的剧目,如《潇湘夜雨》《打金枝》等。楚剧在孝感曾拥有广阔的市场,但是在娱乐方式多元化的今天,楚剧逐渐被边缘化,面临传承、发展危机。专业楚剧团面临人心不稳导致的管理上的困难,2011年转企制改革让剧团中原有人员有编制,而新演员没有。如何留住新演员,稳定人心是当前专业剧团面临的最大问题。另外,人才断档、场地不足也困扰着专业剧团。但是专业楚剧团依然有自身的优势,比如演出机会更多,楚剧演出之外还有舞蹈演出等;专业性更强,有传承楚剧的责任感。业余剧团以楚剧为生,一年的演出分旺季和淡季,旺季在正月,受各地邀请前去演出,报酬较为丰厚;淡季时在街头演出,收入主要是观众的“打彩”。业余楚剧团面临着收入不稳的内部困难,收入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拿不出多余的资金用于器材维护、道具保养,长此下去只能是解散剧团,另谋出路。业余楚剧团贴近百姓,能听到更多更真实的声音,这是他们最大的优势。面对楚剧困境,孝感市政府出台了政策措施予以保护。每年一届楚剧展演,三年一届楚剧艺术节,是向人们展示楚剧魅力的重要活动;送戏下乡、楚剧进校园等活动让更多的孝感人了解楚剧,扩大楚剧知名度。建设楚剧场馆,对楚剧团给予资金帮助,用以培养人才、维护设备等方面,为楚剧传承提供物质支持。但是仅靠政府的帮助还不足以让楚剧重焕光彩,楚剧团、楚剧演员自身也需努力提高专业素养,增强传承楚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聚集楚剧人才,特别是编剧人才,多出好的剧目。利用现代化的包装和营销方式将楚剧作为商品推向市场也不失为扩大知名度的好方法,孝感市政府可以与地方大学合作进行市场调查,理清市场环境,挖掘潜在商机,为包装和营销楚剧提供理论支持。还可以与孝感其他民间技艺(如雕花剪纸)结合,以楚剧乐器、服饰、故事情节等为素材创作工艺品,形成推广楚剧的次级市场。孝感是楚剧的发源地,是湖北省楚剧艺术节的永久举办地,是传承楚剧的前沿阵地,楚剧作为孝感的一张名片,需要各方齐心协力才能走出瓶颈,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