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单胎孕妇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 NIPT)在不同人群中检测效率,为临床应用积累依据。  【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行NIPT的单胎妊娠孕妇,根据是否有高危指标将孕妇分为低危人群和高危人群,用高通量测序检测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的DNA并结合生物模型,对于NIPT异常的孕妇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根据产前诊断结果,通过知情同意进行选择性生育,并电话随访孕妇妊娠结局。对于NIPT阴性的孕妇,随访至出生后半岁至一岁左右,了解其生长发育情况。同时,统计分析低危人群与高危人群的NIPT结果,包括单高危指标组与多高危指标组(≥2个高危指标)NIPT在T21、T18、T13的分布情况以及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的检出情况。  【结果】:  1. 共完成3651例孕妇的检测,NIPT对21-三体综合征(21 trisomy syndrome,T-21)、18-三体综合征(18 trisomy syndrome ,T-18)、13-三体综合征(13 trisomy syndrome ,T-13)的敏感度(Sensitivity,S)均为100%,特异度(Specificity, SP)分别为99.83%、99.97%、99.94%,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分别为81.25%、83.33%和60%,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NPV)均为100%,约登指数 ( Youden’s index,YI)分别为99.83%、99.97%、99.94%。  2. 高危人群与低危人群的NIPT在T21、T18和T13的检出率分别为1.91%和0.66%,高危人群是低危人群的2.8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低危人群与高危人群之间NIPT提示微缺失/微重复的检出率分别为70.9%和59.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4. 单高危指标与多高危指标(≥2个高危指标)的非整倍体检出率分别为1.61%和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  5. T21、T18、T13检测率最高的是B超异常组,约为4.27%,其NT值均≥2.5mm。  6. NIPT在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的阳性符合率为20%,假阳性符合率为80%。  【结论】:  1. NIPT在T21、T18、T13的筛查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优于传统血清学筛查,随着检测成本的降低,可作为一线产前筛查;  2. 在高危人群中NIPT的非整倍体检出率和阳性预测值高,是低危人群2.89倍,但在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两者无明显差别;  3. NIPT在T21、T18、T13异常检测率最常见于孕期B超异常中;  4. NIPT非整倍体异常检出率随着NT增厚而升高;  5. NIPT对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的诊断符合率虽低,但有一定的临床筛查价值,可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数据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