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电镀污泥主要来源于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含水率高,危害大,必需进行安全处理。带式干化工艺使污泥有效减量是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湿污泥的主要方式,然而在带式干化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粉尘,不仅影响污泥干化设备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而且严重危害周围环境与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本文结合污泥带式干化工艺,在综述过滤式除尘技术特点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湿污泥层过滤除尘技术。以湿污泥层滤料和干化过程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镀污泥主要来源于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含水率高,危害大,必需进行安全处理。带式干化工艺使污泥有效减量是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湿污泥的主要方式,然而在带式干化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粉尘,不仅影响污泥干化设备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而且严重危害周围环境与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本文结合污泥带式干化工艺,在综述过滤式除尘技术特点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湿污泥层过滤除尘技术。以湿污泥层滤料和干化过程产生的粉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电镀污泥含水率、堆积密度和孔隙率,粉尘形状、分散度、密度和湿润性等特性,揭示湿污泥层过滤除尘技术的机理。将项目团队研发设计的多层带式低温干化设备应用到污泥处理工艺改造项目,测定在不同含水率、平铺厚度、过滤风速和送风温度下第一层网带湿污泥层的粉尘浓度和过滤效率,从而得到湿污泥层上侧粉尘浓度随含水率和平铺厚度的增加而降低,随过滤风速的提高而增加的变化规律,变化范围为18mg/m~3至36mg/m~3。在各因素中过滤风速和湿污泥层平铺厚度对含尘气流过滤效率影响较大,送风温度变化对含尘气流过滤效率作用不明显,降低过滤风速和增加湿污泥层平铺厚度有利于提高过滤效率。在本实验范围内得到湿污泥层的最高过滤效率为74%。通过单因素分析法研究了湿污泥层含水率、表观过滤风速、平铺厚度、入口粉尘浓度和过滤时间对过滤效率和过滤前后压降的变化规律,对现场测试未能完成的实验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结果表明提高湿污泥含水率有利于粉尘的吸附,过滤风速达到1.2m/s时,湿污泥层出现流化状态,导致过滤效率急剧下降,前后压降无明显变化。粉尘过滤效率随过滤时间的延长急剧下降,过滤时间大于15min时,过滤效率和过滤压降分别保持41.7%、172Pa不变。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得到平铺厚度和过滤风速是湿污泥层过滤效率和前后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最终得到满足现场实际工程的最优解为湿泥进泥含水率65%,第一层网带湿污泥平铺厚度30mm,过滤风速1.1m/s,入口粉尘浓度为1900mg/m~3。本文针对污泥带式干化工艺第一层网带湿污泥层过滤除尘技术做了大量的现场测试和实验研究,为污泥带式干化设备的运行参数及烘房除尘设计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迅速,于此同时,由于长期耕种,在农田土壤肥力下降的情况下,为了农业增产,大量化肥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国,这就造成了过量的未能被吸收固定的肥料中的氮素在降水和灌溉的淋洗作用下,渗透进地下水,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浓度日益增加。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平原区尤为突出,本文以农业发达的平原区临漳县作为研究区域,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是依托其较为完整的水文地质数据作为参考,利用Visual
白洋淀丰富多样的生境条件为水鸟觅食栖息提供了良好条件。1997年以来,白洋淀生态补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白洋淀地形复杂,生境影响因素众多,不同补水条件下水鸟生境的空间异质性特征还缺乏定量研究。本文基于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结合野外调查,分析了典型年份不同补水条件下白洋淀湿地景观时空变化特征。通过构建生境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评价模型,量化分析
随着污水排放标准的提高,对污水深度处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生物砂滤池通过对普通砂滤池进行生物强化,可在保证传统滤池过滤能力的同时强化生物净化功能。而普通石英砂滤料由于表面附膜困难,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受到限制。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普通石英砂进行复合金属改性,提高滤料表面生物亲和性和挂膜稳定性,以改性石英砂为滤料构建改性生物砂滤池处理系统,开展了其用于污水厂尾水深度净化研究。经丙酮和盐酸预处理后,用浓
<正>再生资源产业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应和资源循环利用效益,是国家实施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为固体废弃物处理提供了一条重要的路径,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有效助力。近年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政策扶持下,回收体系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总量和回收总值呈现上升趋势,再生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但是,在完善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方
自活性污泥法出现以来,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现已成为污水处理方向的主流方法。随着活性污泥法的发展,很多新工艺被相继研发出来。霉菌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早些年一直作为生物吸附剂去除水体中的金属离子以及应用于印染废水的脱色。近些年来出现将霉菌作为生物强化及固定化、生物质载体等研究。但大多数学者对霉菌的研究多以菌丝球的形态出现,而对于霉菌的其他形态,如孢子悬液、菌丝等形态并未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基于此,本文
拉曼光谱作为一种无损检测的指纹光谱是科研中的主要表征手段。激光显微拉曼光谱实验教学通过测试科研中的样品让学生了解拉曼测试的重要性以及科研的分析方法,构建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桥梁。本实验课程同时安排创新探索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科研创新能力。通过本实验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目前先进的分析手段和先进的大型仪器,有利于学生综合实验素质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为以后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所需综合能力的培养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能源开采、能源消耗方面需求剧增,导致出现了能源不稳定、不可持续的现状。因此开拓新的可持续能源,以及通过更多的能源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将是改变能源形势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针对地源热泵连年单季运行造成的土壤热失衡问题,及太阳能跨季节直接补热,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提出了太阳能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不但可以弥补地源热泵系统连年单季运行导致的土壤
污水厂副产物——剩余污泥的处理处置是当今污水处理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且处理处置费用高昂,占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的一半以上。而利用剩余污泥改良生物滞留设施基质可改善其物理性质,增大其孔隙度、渗透性和保水能力,提升其雨水渗透及除污性能。本文以剩余污泥基质生物滞留设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质重金属的静态风险,研究了其对雨水径流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并探讨了重金属纵向迁移累积规律及提出维护建议以延长其使用年限。
活性污泥法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有着广泛应用,该工艺产生污泥量大、含水率高,是污泥处理的重难点,如何改善市政污泥脱水性能以满足“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下的污泥处置转型问题亟待解决。过硫酸盐氧化技术作为高级氧化法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开始用于污泥调理研究。本文采用过硫酸盐氧化技术(Fe(Ⅱ)/PMS)调理市政污泥,研究市政污泥絮体调理的增效优化,并揭示过硫酸盐技术调理污泥的作用机制。论文以毛
能源利用和保护环境始终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全球能源发展趋势逐渐向清洁能源方向转变。现今,我国能耗占世界前列,其中煤炭消费占比仍然最大,煤炭燃烧过程将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我国采暖面积广阔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在采暖季前后特别是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严重。在我国清洁供暖相关政策下,热泵采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首先,介绍了低温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的工作原理,结合建筑概况和相关采暖规范进行建筑热负荷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