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究通过与微粒皮共培养等改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 MSCs)培养环境后 UC MSCs 的增殖情况,通过体内实验探究改善UC MSCs移植的微环境后对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机制,为今后临床运用UC MSCs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体外细胞实验中首先将UC MSCs与微粒皮进行体外共培养,第一组:UC MSCs组,第二组:1cm2新生SD大鼠微粒皮+UC MSCs,观察UC MSCs的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情况。然后使用严重烧伤大鼠的血清模拟烧伤微环境,将UC MSCs、微粒皮及rhEGF进行分组共培养,第一组:10%严重烧伤大鼠血清+UC MSCs,第二组:10%严重烧伤大鼠血清+1cm2新生SD大鼠微粒皮+UC MSCs,第三组:10%严重烧伤大鼠血清+20ng/mL rhEGF+UC MSCs,第四组:10%严重烧伤大鼠血清+20ng/mL rhEGF+1cm2新生SD大鼠微粒皮+UC MSCs,观察UC MSCs、微粒皮及rhEGF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观察混合培养的细胞形态变化,CCK8检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情况。2、动物实验首先建立大鼠深Ⅱ°~Ⅲ°烫伤模型,伤后3d进行切痂处理,并按照以下两组分别进行处理,第一组:UC MSCs+异体网状皮组,第二组:UC MSCs+rhEGF+自体微粒皮+异体网状皮组,处理后常规包扎固定。在术后3d、7d、14d、28d通过HE染色病理检查观察大鼠创面的愈合情况,使用MPO、MAC-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创面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使用EILSA试剂盒检测创面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抗炎因子IL-4、IL-10,趋化因子SDF-1、CXCR4的表达情况。[结果]1、UC MSCs与微粒皮进行体外共培养后UC MSCs细胞数量先降低后增高,在14d时与UC MSCs组基本持平;在10%严重烧伤大鼠血清模拟的微环境当中,细胞培养的3d和7d,10%烧伤血清+UC MSCs组的细胞活力均高于其他三组,在细胞培养的14d 10%烧伤血清+微粒皮+UC MSCs组及10%烧伤血清+rhEGF+微粒皮+UC MSCs组细胞活力均明显升高,且两组之间无差异。2、第二组大鼠创面的愈合情况优于第一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从术后3d开始,表皮层结构逐渐完整,真皮层逐渐形成,炎症反应逐渐减轻,成纤维细胞逐渐增大,胶原纤维和毛细血管也逐渐形成并增多,并逐渐形成毛囊的结构,第二组的创面毛囊结构和新生血管数量均多于第一组,愈合情况较好。术后3d、14d、28d,第二组大鼠创面MPO的表达均低于第一组,术后14d、术后28d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第二组大鼠创面MPO的表达均高于第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d、7d、14d、28d,第二组大鼠创面MAC-2的表达均低于第一组,术后7d、2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1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中IL-1β在术后14d第一组表达高于第二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在术后7d第一组表达低于第二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F-1在术后14d第一组表达高于第二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UC MSCs与微粒皮进行体外共培养并不影响UC MSCs的增殖情况,具有共同使用的可行性;在10%烧伤血清模拟的微环境当中,10%烧伤血清+微粒皮+UC MSCs组和10%烧伤血清+rhEGF+微粒皮+UC MSCs组在共培养3d、7d时细胞活性下降,共培养14d时细胞活力明显增高。2、UC MSCs+rhEGF+自体微粒皮+异体网状皮组相较UC MSCs+异体网状皮组对大鼠创面的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UC MSCs+rhEGF+自体微粒皮+异体网状皮组较UC MSCs+异体网状皮组在干细胞移植后3d、7d、14d及28d均能够显著减轻烧伤大鼠创面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和巨噬细胞浸润情况。UC-MSCs+rhEGF+自体微粒皮+异体网状皮组与UC MSCs+异体网状皮组创面促炎因子、抗炎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