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经通络”针法联合常规针法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风痰阻络证)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eri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针刺眼外肌治疗麻痹性斜视的有效性。2对后天性麻痹性斜视(风痰阻络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舒经通络”针法治疗麻痹性斜视(风痰阻络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舒经通络”针法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风痰阻络证)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1通过中国知网、万方、Pub Med、Embase等数据库检索中英文文献,检索文献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1月20日。研究对象为麻痹性斜视的患者,试验组干预措施为针刺眼外肌或联合常规针刺,对照组为常规针刺或药物疗法。结局指标包括总有效率、斜视度、眼球移动距离。据此纳入合格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核对。通过Note Express软件筛选重复文献,阅读摘要、全文后选择合适文献纳入研究。用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及Jadad改良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3进行数据分析。异质性分析用I2统计量。2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期间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住院部的病例,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其中医诊断为目偏视病(风痰阻络证),西医诊断为麻痹性斜视,共130例。根据临床治疗方案,将其中65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常规针药联合“舒经通络”针法治疗的患者归纳为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常规针药治疗的65例患者归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经过3个疗程后在改善斜视度、眼球运动受限程度、复视距离、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总体疗效等方面的临床指标。统计学方法:将数据输入Excel数据库进行整理,统计处理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符合正态分布或者接近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均用平均值加减标准差((?)±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非正态分布的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分析,以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表示,即M(P25,P75),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相应的评价各参数的变化。结果:1 Meta分析纳入14个随机对照试验,均为中文文献,共1213例患者。Meta分析表示:关于有效率的研究7个,试验组:对照组[RR=1.26,95%CI(1.16,1.36),P<0.00001]。亚组分析:针刺眼外肌:常规药物纳入3个研究,[RR=1.42,95%CI(1.24,1.64),P<0.00001],针刺眼外肌联合常规针刺:常规针刺纳入4个研究,[RR=1.23,95%CI(1.23,1.35),P<0.00001],提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报告斜视度的有7个研究,I2=77%,用随机效应模型,试验组:对照组[MD=-10.49,95%CI(-12.17,-8.82),P<0.00001]。亚组分析:针刺眼外肌:药物疗法纳入4个研究,[MD=-8.81,95%CI(-9.52,-8.10),P<0.00001],针刺眼外肌+常规针药:常规药物纳入3个研究,[MD=-16.19,95%CI(-19.13,-13.26),P<0.00001],异质性来源于两组干预措施的不同。敏感性分析:逐一排除纳入文献,发现剔除前与剔除后P<0.05,MD保持在-11.28至-9.46,95%CI保持在-13.33至-9.23,说明结果稳健,I2保持在59%-81%,存在中高异质性。报告眼球移动距离的有2个研究,I2=93%,试验组:对照组[MD=3.97,95%CI(1.95,6.00),P<0.0001],存在高异质性,需谨慎对待。2回顾性分析结果:(1)试验组治疗后斜视度减少差值为8(8,12),对照组治疗后斜视度减少差值为6(4,10)。在改善斜视度方面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治疗后有28例患者眼球运动恢复正常,28例患者眼球运动轻度受限,8例患者眼球运动中度受限,1例患者眼球运动重度受限;对照组治疗后有20例眼球运动恢复正常,26例患者眼球运动轻度受限,15例患者眼球运动中度受限,4例患者眼球运动重度受限。在改善眼球运动受限程度方面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治疗后复视距离差值为9(4,12.5),对照组治疗后复视距离差值为6(2,9)。在减少复视距离方面,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4)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为6(4,8),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为6(2,10)。在减少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5)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试验组经治疗有12例患者痊愈,复视、头晕、恶心等症状消失,49例患者有效;对照组经治疗有9例患者痊愈,49例患者有效。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经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90>0.05)。(6)试验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对于后天性麻痹性斜视(风痰阻络证),试验组“舒经通络”针法联合常规针药加西医基础治疗与对照组常规针药加西医基础治疗均有效;在改善斜视度、眼球运动受限程度、复视距离、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方面,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两组均有效;“舒经通络”针法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风痰阻络证)疗效确切。2 Meta分析显示针刺眼外肌在治疗麻痹性斜视可改善斜视度,减少眼球移动距离,临床疗效好。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发挥中医药在肺癌相关性咳嗽治疗中的特色和优势,观察益气化痰法对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探讨益气化痰法对肺癌相关性咳嗽的治疗作用,为肺癌相关性咳嗽提供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措施,为临床治疗肺癌相关性咳嗽提供客观依据和新的思路。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1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符合入组标准的非小细胞肺癌咳嗽的70
研究目的:1.研究三叶片对健康人体服用麦芽糖后血糖的影响2.研究三叶片对麦芽糖酶活性的体外抑制特点及抑制类型3.研究三叶片对麦芽糖酶分子二级构象的影响研究方法:1.采用两周期自身交叉对照设计,筛选12名健康受试者,每名受试者将接受2种干预方式,分别为麦芽糖和麦芽糖+三叶片,观察三叶片对健康受试者服用麦芽糖后的血糖影响。2.以麦芽糖为底物,运用酶抑制动力学方法研究三叶片对麦芽糖酶的抑制作用特点和机制
目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病变,是由糖尿病代谢异常引起的肾小球硬化症。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提高。中药治疗作用的靶点多,既能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改善症状,又能够调整阴阳、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在治疗DKD上体现出独特的优势。杨玉兰教授从事临床工作三十年有余,医技精湛,对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上有
第一部分:临床回顾性研究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临床中辩证分型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糖尿病足,观察常规治疗联合口服中药组与常规治疗组两组间在血常规、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与症状评分之间的疗效差异,为减轻患者痛苦、减少住院费用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探索其可行性,同时对比临床各证型间与多重耐药感染差异。方法本次回顾性分析选取观察病历为2013年4月至2020年12月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目的:全面阅读整理糖尿病足患者相关病例资料,依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结合社会因素及卫生经济学,对Wagner4级以上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特点作出分析,并研究其护场形成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得出结论,以指导临床对糖尿病足患者的诊疗工作,从而提高疗效,发挥中医药特色及优势。方法:选择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医外科收住入院超过72小时且有完整病情记录以及实验室辅助检查的W
目的1.绝大多数患者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而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在术后仍存在明显患膝关节功能受限,为改善功能活动,予患者针刺治疗。2.寻找影响TKA术后患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过程1.应用随机抽样方法,在纳排标准下,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行TKA一个月后的患
目的回顾整理60例慢性胰腺炎(CP)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CP患者继发糖尿病(DM)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分型特点,为临床预防及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通过观察葛根芩连汤干预下CP大鼠胰腺解剖学和病理学改变以及血糖、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GLP-1的变化情况,探讨葛根芩连汤调节慢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内分泌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临床观察: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3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
目的:本研究主要研究电脑中频药透联合蠲痹汤外治法治疗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否有效以及疗效如何,同时确定此方法是否安全可行,为丰富中医外治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选取2019年04月-2020年12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科门诊就诊的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病例,共90例,应用统计软件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口
目的:本课题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现代文献运用中医药治疗月经过少的用药规律,同时对导师治疗月经过少的用药经验进行数据挖掘,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医临床治疗月经过少提供用药参考。方法:1.搜集近10年国内外文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研究类文献,整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中的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对其用药规律进行挖掘。2.收集近2年导师治疗月经过少患者的处方,对其
研究目的:本研究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在复杂真实的医疗环境下,总结我科盆腔炎性疾病住院患者的一般情况、辅助检查、诊疗经过及预后,客观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梳理出系统有效的治疗方案,为盆腔炎性疾病规范化治疗提供临床证据。研究方法:根据真实世界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逐一查阅2005年10月-2021年2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住院的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的患者的病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