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贝尔面瘫患者的穴位电学特性与正常人是否存在差异;探讨不同时期及不同中医证型贝尔面瘫患者的穴位电学特性的动态变化与病理状态的相关性。通过探讨贝尔面瘫患者穴位电学特性的变化规律,从新的角度为穴位特异性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为针灸治疗贝尔面瘫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案: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受试对象分为健康对照组及贝尔面瘫测量组,使用用腧穴电阻探测仪,以手足阳明经穴作为主要穴位探测点,对受试对象进行穴位电阻抗检测,同时对贝尔面瘫患者进行面瘫分级、症状评分等,每周检测1次,连续4周,并将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各组间差异及组内前后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不同时期及不同证型贝尔面瘫患者患侧与健侧穴位电阻抗值有区别,患侧穴位电阻抗升高;贝尔面瘫测量组健侧同名经穴与健康对照组双侧同名经穴的穴位电阻抗值对比无明显差异。2.测量期间,健康对照组双侧穴位电阻抗值无失衡现象,患者患侧穴位电阻值及健康对照组双侧穴位电阻值在时间相关性分析中无明显波动。3.各期贝尔面瘫患者面瘫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及躯体功能评分均有改善,表现为面瘫症状量化评分及社会功能评分下降,躯体功能评分上升。4.急性期在4次检测中,前3周翳风、迎香、合谷、冲阳穴患侧与健侧存在明显区别,第4周仅双侧合谷穴有区别。5.稳定期前2次检测中双侧翳风穴、迎香穴、合谷穴、冲阳穴电阻值存在明显差异,患侧电阻值高于健侧;第3周患者双侧迎香穴与冲阳穴电阻值仍有明显差异,3周后患侧与健侧电阻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6.恢复期首次、1周后、2周后提示翳风、迎香、合谷穴、冲阳穴患侧与健侧存在差异;3周后仅迎香穴双侧穴位电阻值有统计学差异。7.后遗症期首次、1周后所有检测穴位双侧所测得的电阻值中有明显差异;2周后迎香、合谷、足三里、冲阳穴等4穴具有统计学差异;3周后仅冲阳穴存在统计学差异。8.风寒证贝尔面瘫患者在4次穴位电阻抗检测中,首次及2周后检测时双侧翳风穴、迎香穴及合谷穴电阻值明显不同。1周后双侧翳风、迎香、合谷穴,足三里等4个穴位电阻抗值具有统计学差异。3周后有仅双侧合谷穴穴位电阻值有显著差异。9.风热证贝尔面瘫患者在4次穴位电阻值检测中,首次及治疗1周后双侧翳风穴、迎香穴、合谷穴及冲阳穴电阻值明显不同;2周后有双侧迎香穴、合谷穴及冲阳穴穴位电阻值有显著差异;3周后有双侧迎香穴及冲阳穴仍有显著差异。10.气血亏虚证贝尔面瘫患者在4次穴位电阻抗检测中,首次、1周后所有检测穴位患侧电阻值与健侧具有差别;2周后除翳风穴外所有检测穴位双侧电阻抗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3周后合谷穴、足三里穴及冲阳穴双侧穴位电阻值仍有明显区别。11.各期及各证型贝尔面瘫患者患侧电阻值均比健侧的高,随着病情的减轻,其相应穴位的电阻值也相应下降。12.在时间相关性分析中各期及各证型贝尔面瘫患者穴位电阻值与时间相关性分析中均呈负相关,在治疗过程中电阻值呈下降趋势。越早期穴位电阻值下降的幅度越大,病程越往后波动幅度越小。13.在时间相关性分析中风寒证型贝尔面瘫患者患侧翳风、迎香、合谷穴等3个穴位下降明显;风热证贝尔面瘫患者患侧翳风、迎香、冲阳穴等3穴穴位电阻值明显下降;气血亏虚证贝尔面瘫患者患侧翳风、迎香穴2个穴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1.健康人群双侧同名经电阻值相对平衡,贝尔面瘫患者患侧的穴位电学特性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2.当贝尔患者面瘫病理状态发生改变时,其相应穴位的电学特性亦会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