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外投资已成为国际化的重要手段。对外投资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跨国公司在决策投资时,选择投资国和具体投资地点是决策的首要问题。投资地点的区域条件会对投资项目产生促进或抑制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80年代开始,日本直接投资重新进入中国,并且发展迅速。本文就对外投资和区位选择的相互关系加以研究,讨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行为与区位选择。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贸易主导型对外直接投资是以扩张本国的边际产业为直接目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尤其是生产要素获取以及生产要素有效利用可能性状况,决定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的区域差异。日本对北美和欧洲直接投资动机主要在于市场、技术、信息以及规避贸易摩擦,而对亚洲直接投资的基本动机是追求低生产成本。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动机基本上取决于以下两点:第一,中国是一个国土与人口大国,有着潜在的广大市场以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中国同时又是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在亚洲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内部仍处于第二层次或第三层次,工资水平低,在中国进行工业生产有着劳动力成本优势。第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局部地区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基础,不仅有较高的购买力,同时也具备不同技术水平工业生产的条件。这决定了外国包括日本在内,在瞄准中国市场时,使以获取中国市场份额为目的的对华直接投资占很大比重。 中国国内,日本直接投资的区位也成梯度分布。东部沿海日资集中、中西部地区日资数量较少。从产业分布看,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在东部沿海的集中度都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地区间的区域条件差异造成的。东部沿海,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渤海湾和华南地区以其与日本距离近,自身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条件较好而在获得日本投资上占有很大优势。中西部地区的人力、土地资源优势在目前价格竞争日益激烈的状态下,也愈显突出。一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迫于成本压力,也在向中西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