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的研究问题主要基于两项观测:首先,东亚多边贸易制度的多个大国成员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改变了参与角色。其次,这些成员国表现出一些相似的行为模式,它们同时积极参与或者漠视背离某项制度,特别是在一些关键的制度建设节点,则更明显。论文据此提出研究问题:在东亚多边贸易制度建设过程中,为什么大国成员国存在类似的参与模式?一般对国家参与行为转变问题的回答是从制度建设者与制度操纵者间的关系开展,论文则试图通过“内选择行为”这一概念,借助分析成员国的制度内选择行为,回答成员国存在近似参与模式的原因,以及这一参与模式下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演化路径。论文引入“制度是东亚区域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这一解释框架,论文假设成员国选择支持或背离某一制度,取决于制度是否有效提供区域性公共物品,自由贸易被认为是区域性公用物品,制度是否降低关税是判断制度能否有效推动东亚自由贸易的关键依据。当制度能够有效降低关税,促进东亚自由贸易时,成员国采取支持行为;当制度难以有效推动东亚自由贸易时,成员国选择漠视,甚至另辟蹊径,建立新的多边贸易制度。论文借助日本、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四个案例,对成员国参与行为进行分析。这四个案例同时兼顾了成员国身份来源的多样性,涵盖东亚体系中的超级大国如美国,同时美国和澳大利亚一样,也是东亚经济一体化重要的域外国家,以及东亚地区大国如中国、日本。论文分析制度成员国参与模式变化时,认为东亚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是研究的载体,东亚自由贸易的内容和形式是研究的主要对象。借助历史制度主义视角,论文探讨了东亚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的未来形式问题。论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当多边贸易制度能有效削减关税,降低市场准入,推动东亚自由贸易时,成员国积极推动该项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第二,当成员国出于对东亚自由贸易的预期,认为多边贸易制度无法有效降低关税时,则采取漠视态度,转而寻求建立其他替代性的贸易制度。第三,当成员国认为新的贸易规则能有效推动自由贸易时,则积极推动该规则指导下的多边贸易制度建设。第四,在制度演化过程中,存在主导国因素。主导国家对制度表现出的支持、漠视或者背离,强化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路径依赖。第四,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跨地区性的巨型自贸区(Mega-FTA)将是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