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工建筑物各种病害、缺陷,大多始发于或显露于结构外表面,如裂缝、破损、渗漏等。由于设计、施工和使用的原因,未对建筑物老化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工程险象环生。
塘口水电站大坝始建于1985年,迄今为止,已运行20余年。坝体出现蜂窝、裂缝,引起钙质析出,渗水严重,严重影响大坝防渗性能及坝体强度;坝基形成渗漏通道,对坝体稳定不利。塘口水电站大坝多年的运行表明,大坝存在严重漏水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为保证大坝正常稳定运行,保证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进行加固,当务之急是解决大坝渗漏问题。
本文针对塘口水电站大坝存在的防渗性能不足、坝体强度低和坝基形成渗漏通道等问题,总结了建设期钻孔资料、施工期间和运行期历史资料,研究了塘口大坝基础地质情况、大坝施工质量和坝体坝基渗漏观测数据,检查了坝体、坝基渗漏变化规律及分布规律,并对异常现象进行了探讨,全面地分析了塘口大坝漏水的成因,认为大坝防渗性能不足、坝体强度低是由于当时的施工技术条件限制,同时长时间运行未对建筑物进行定期检验、检查和修补所致;坝基形成渗漏通道,是由于坝基断层处理不完善及破碎带的存在所造成。
在综合国内外成熟的防渗方案基础上,结合塘口大坝自身特点,提出了坝体三种、坝基一种加固方案,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证,通过论证得出采取坝体坝基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和补强灌浆的防渗处理方案,同时指出了完成该项加固工程可能出现的具体问题及还应继续探讨的几个问题。该方案实施后,工程已经达到预期效果,说明该方案对塘口大坝的防渗处理是可行的,证明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