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对企业家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产权、环境、制度、激励和约束等方面展开。产权论认为,我国企业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是产权明晰;环境论认为,问题的关键是完善市场环境和创造充分信息:制度论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以公司制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激励论认为,提高企业家行为有效性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约束论认为,企业家行为不仅需要激励,而且需要约束与监督。从20世纪末开始,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管理实践,人们更多地关注企业家队伍建设,而对通过制度安排,建立有效的企业家行为激励约束机制,则缺乏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主题是从制度层面对企业家行为进行分析,探索通过制度安排来规范企业家的行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问题:(1) 从企业家的需要、动机和行为的关系出发,探讨企业家行为的特征和本质;(2) 分析企业家行为的系统结构;(3) 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对企业家行为的制度环境进行分析,发现在影响企业家行为的制度体系中的最重要的制度;(4) 通过制度安排,建立企业家行为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规范企业家的行为。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通过对企业家内涵的考察,分析企业家行为的特征和本质;其次,探讨企业家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各种理论与企业家行为的关系:再次,分析企业家行为的结构和企业家行为的制度环境;最后,在企业家行为激励约束一般研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企业家行为激励与约束的制度安排。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为八童。1. 企业家行为的特征与本质企业家是以经营管理企业作为自己的职业使命,靠发展企业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靠贡献获得超额报酬的特殊社会群体。从古典企业到现代企业,企业家的职能分解了,形成了所有者企业家和经营者企业家。现代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身份合在一起才构成古典企业的企业家身份,“联体企业家”(Joint-entrepreneurs)由此而来。经营者作为“联体企业家”的一部分,又被称为职业企业家,以示与一般意义的企业家的区别。所以,准确地说,企业家是指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或经理人员,也就是英文文献中的高层执行官员(Executive officers),尤其是首席执行官员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企业家行为就是在特定的企业内外因素组合下,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使用过程。由于企业家所处环境的变化特征,企业家行为深受更为复杂的因素影响,形成一种多重非线性的经济现象,具有其独特的需求特征、心理特征和功能特征。因此,从本质上看,企业家行为既是一种自利行为,又是一种创新行为。 企业家行为与其选拔方式密切相关,我国选拔企业家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委任制、选举制和选聘制.从多年的运行结果看,委任制和选举制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性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委任制已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许多不良的影响。为了挖掘社会人才的潜力,促进企业家阶层迅速成长,实行企业家选聘制是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选拔机制. 2.企业家行为的理论基础 企业家行为的研究具有广泛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企业契约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管理激励理论和企业家理论。 企业的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组合.不完全契约存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人的有限理性;二是交易成本的存在。企业契约理论把企业看作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不完备的合约.需要制衡机制对抗潜在的权力滥用,并用激励机制使董事和高层经理们为股东出力和谋划,公司治理的功能就是安排好委托代理合约关系和配置剩余控制权。 人力资本理论(Thcory of HulnanC即i回)主要探讨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形成过程、投资形式及投资收益等相关问题.企业家人力资本理论是企业家职业化以及经理市场形成的理论基础和行动依据,而企业家职业化以及经理市场的形成是构成现代企业有效激励和约束的条件.市场里的企业可以看成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契约.企业契约的特别之处在于事先不能完全规定各要素及其所有者的权利和义务条款,因为企业契约包括了人力资本的参与。人力资本属于个人,非激励难以调度,激励性契约是企业制度的关键. 委托代理理论是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在现代公司中的两权分离的情况下,所有者委托经营者运作企业形成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企业经营面对的不确定性,代理人既可能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违背委托人的利益来追求自身的利益,即存在道德风险和败德行为,也可能消极怠工,不全身心地投人工作,即存在偷徽行为。在完全信息和不存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委托代理双方可以签订一个完全合约,对经营环境的变化和代理人的行为一一作出规定,从而避免道德风险和败德行为,以及偷徽行为.但现实中完全信息和不存在不确定性的条件并不存在,只能签订不完全合约,由此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使得对代理人的激励和约束成为必要. 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经历了由单一金钱刺激到满足多种需要、由激励条件泛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