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腭裂相关临床资料的回顾性统计分析及流行病学调查,为腭裂的病因学研究及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资料,同时统计分析我院腭裂术后穿孔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腭裂的疗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帮助。 【方法】 收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03年6月至2011年8月8年间我科收治住院的950例腭裂患者以及其中82例首次于我科手术后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出生月份、来源、腭裂类型、遗传史、手术方法、腭裂术后穿孔数、穿孔部位及穿孔后处理方式等资料分类整理并做一系统性统计分析,记数资料的构成比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的卡方检验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分析。 【结果】 1、950例腭裂患者中,左侧完全性腭裂308例(32.42%),右侧完全性腭裂188例(19.79%),双侧完全性腭裂179例(18.84%),不完全性腭裂275例(28.95%);男性605例(63.68%),女性345例(36.32%),男:女=1.75:1,其中不完全性腭裂男性119例,女性156例,男:女=(0.76:1);前三种腭裂类型在性别差异上无明显统计学意义(X2=1.306,P=0.520>0.05),但不完全性腭裂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男:女=0.76:1),其与前三种腭裂类型在性别构成上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70.861,P<0.01)。记录详细出生年月的共932例,出生在1~3月份291例,4~6月份170例,7~9月份226例,10~12月份245例,各腭裂类型与出生季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10,P=0.999>0.05)。来源详细的病例共932例,乡村来源577例(61.91%),城镇来源355例(38.09%),18例患者来源不详(1.89%);总体上男性患者605例多于女性345例,且乡村中男性患者421例明显多于女性156例,而城镇男性患者175例与女性180例相差不大,城乡腭裂患者男女性别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3.401,P<0.05)。有明确遗传史的患者25例,占2.63%,各腭裂类型之间的遗传表现无明显统计学意义(X=0.188,P=0.910>0.05),但同胞之间更易出现遗传表现,且晚出生的胎儿更易患病。 2、950例腭裂患者中,共104例腭裂术后穿孔患者,其中男性71例,女性33例,于外院行腭裂术后穿孔患者22例,于我院腭裂术后穿孔患者82例,总体腭裂穿孔率为10.95%,我院腭裂术后穿孔率为8.84%。腭裂穿孔与患者性别差异上无明显统计学意义(X2=1.062,P=0.303>0.05)。腭裂穿孔患者的首次手术平均年龄为6.92岁,各年龄组穿孔率比较11.36%(2~6岁组)>9.55%(6岁以上组)>7.31%(0~2岁组),在0~2岁穿孔率较低,2~6岁组最高,但术后穿孔与腭裂患者三个年龄组间差异上无明显统计学意义(X2=2.870,P=0.238>0.05)。腭裂穿孔患者中,单侧完全性腭裂47例,双侧完全性腭裂15例,不完全性腭裂患者20例,腭裂穿孔与腭裂类型之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X2=1.154,P=0.562<0.05)。穿孔部位发生在软硬腭交界处44例,占53.66%,前腭处24例,占29.27%,软腭部9例,占10.98%,巨大穿孔5例,占6.10%,穿孔常见于软硬腭交界处,腭裂穿孔发生部位与腭裂类型之间无统计学意义(X2=6.247,P=0.396>0.05)。 【结论】 1、腭裂以单侧完全性腭裂多见并常伴发单侧唇裂,且单侧完全性腭裂中男性发病多于女性,这与单侧完全性唇裂伴发腭裂患者男性偏多是统一的;双侧完全性腭裂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但不完全性腭裂中男性明显少于女性,提示不完全性腭裂其可能具有自己独立的遗传位点和遗传特征;乡村家庭来源患者多于城镇,且乡村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而城镇男女之间差别不大,这可能与乡村重男轻女及周围环境差和孕前保健意识缺乏等有关;各腭裂类型之间的遗传表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同胞之间中晚出生的更易出现遗传表现。 2、我院腭裂术后穿孔率为8.84%,穿孔多发生在软硬腭交界处。腭裂术后穿孔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腭裂类型及首次手术年龄均无明显相关性,而与术者的熟练程度及手术方法、裂隙的程度可能有关。预防穿孔可通过术前正畸、提高术者的技术水平和技巧、加强术前术后的护理,完全可能减少或杜绝穿孔和裂开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