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阐明尿动力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探讨尿动力检查结合经会阴超声检查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患者膀胱尿道功能的评估价值,并进一步研究TVT-O术后达到控尿的机理。方法:本研究第一部分选取169例门诊尿失禁患者,通过临床病史采集以及尿动力学检查,分别进行临床症状诊断与尿动力学诊断。本研究第二部分,选取24例SUI患者,于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分别采用尿动力学检查测量初急(ND)、最大尿流率(Qmas)、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腹压漏尿点压(ALPP)、尿道全长(UL)、功能性尿道长度(FUL)、控制带长(Z)、控制带/尿道全长(Z/UL)和最大尿道闭合压力(MUCP)等功能参数;并于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在静息状态与Valsalva动作状态下,经会阴超声检测膀胱颈移动度(Mu)、尿道膀胱后角(αr,αs)与尿道角(βr,βs),于术后3个月在静息状态下测量膀胱颈到吊带中点的距离(D)。另设正常对照组15例,检测以上指标。结果:1、169例尿失禁患者临床症状诊断为MUI的占54%、SUI占28%、UUI占18%;而尿动力学诊断为USUI的占45%、UMUI占21%、DO占16%、NUI占18%。虽然临床症状诊断与尿动力学诊断结果之间是有关的(Χ2=18.94,P = 0.001),但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01),且一致性较差(Kappa值=0.16)。2、SUI组术前UI、FUL、Z、Z/UL和MUCP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 < 0.05)。正常尿道压力曲线呈圆滑对称形,而SUI患者尿道压力曲线变化多样,曲线下面积均下降,尿道闭合功能受损。TVT-O术平均操作时间为17min,症状改善情况好,术中术后并发症少。SUI组术前可诱导出ALPP,而术后均未诱导出。术后ND和PdetQ与术前无明显差异。术后1个月Qmax较术前与术后3个月均显著降低(均P < 0.05);UL、FUL、Z与Z/UL较术前显著增高(均P < 0.05),但与术后3个月间无明显差异;MUCP与术前无显著差异。术后3个月FUL、Z与Z/UL较术前显著增高(均P < 0.05),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UL与MUCP较术前显著增高,但比对照组显著减低(P < 0.05);Qmax较术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3、SUI组术前Mu,αr、αs较术后3个月和对照组均显著增大,而βr、βs显著减小(均P < 0.01);但是术后3个月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D测得18.23±1.73(mm),D/UL为52.6±2.96(%)。4、ISD组术前UL、FUL、Z、Z/UL与MUCP较非ISD组显著降低、Qmax显著增高(均P < 0.05)。术后3个月Qmax、UL、FUL、Z和Z/UL与非ISD组均无明显差异;MUCP较非ISD组降低,但是△MUCP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而ISD组与非ISD组超声参数之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单纯临床症状诊断与尿动力学诊断之间一致性较差,不能准确诊断尿失禁类型。SUI患者尿道基础闭合功能及阻抗应力的作用障碍、膀胱颈和尿道周围的支持组织薄弱,ISD组与非ISD组之间存在膀胱尿道功能差异但无明显的解剖形态学差异。TVT-O术通过提高尿道闭合功能、加强支持组织的作用来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及形态,进而达到术后控尿作用。因此,尿动力学检查结合经会阴超声检查对SUI的诊断以及TVT-O术后随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