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丹参功效的历史沿革及配伍规律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ml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中药丹参各项功效的系统归纳,总结与分析,概括丹参的常用功效和主要治疗范围。通过对《中医方剂大辞典》[7]中丹参相关方剂的统计分析,总结丹参的常用配伍规律,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学习,以期对中药丹参的功效和配伍规律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方法:  以各个时期的代表性本草著作和《中医方剂大辞典》[7]为依据,通过文献学、统计学研究方法,纵向以历史沿革为线索,研究丹参的主要功效及其发展过程,横向以丹参的202首相关方剂为研究数据,统计各类中药与丹参配伍的频数,以七情配伍为理论依据,总结用药规律,探讨配伍特点。  结果:  1.通过对历代代表性本草著作中丹参功效的学习,整理得出,丹参的8项基本功效,分别为:活血化瘀、清热凉血、补血养血、宁心安神、调经止崩、除痹止痛、解毒排脓、行气止痛。  2.通过对《中医方剂大辞典》[7]中含有丹参的202首方剂进行统计得出:与丹参配伍的药物共有287种,与丹参配伍频数排在前十位的药物分别为:当归、生地、麦冬、茯苓、川芎、甘草、熟地、白芍、人参、防风。频数在10次以上(包括10次)者共有13类(59种),其中占频数比重最多的三类药物分别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  结论:  1.通过对文献的收集整理得出,丹参的基本功效共8项,分别为:活血化瘀,清热凉血,补血养血,宁心安神,调经止崩,除痹止痛,解毒排脓,行气止痛。其中活血化瘀、清热凉血、补血养血这3项是丹参的主要功效,也是丹参发挥其他功效作用的基础。  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1]是历史上对于丹参功效的首次记载。至五代时期,中药丹参功效的记载已基本完善。宋金元时代,关于丹参的功效认识没有大的进展。明代,《本草纲目》[5]中将前世历代对丹参的功效研究进行了汇总,这是对丹参功效的首次全面总结。此时,丹参的各项功效已基本确立。清代之前的文献著作对于丹参的功效主治的记载大致统一,而清代及清以后,各医家通过长期的实践研究,对于丹参的功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2.在《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7]一书中,与丹参配伍应用的药物,其中药物分类以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主,与丹参配伍,以发挥行养血活血、益气活血、清热凉血、活血祛瘀、调经止痛等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气血亏虚、气滞血瘀、阴亏血少、或阴虚有热等证。其次是安神药、利水渗湿药,与丹参配伍时主要用于治疗心神不宁诸症。解表药如防风、桂枝等,与丹参配伍,则用于对风寒湿痹的治疗。理气药与丹参的配伍,主要应用治妇科气血瘀滞证、脾虚血亏证。最后是收涩药,以敛心阴,清心安神为主,开窍药与丹参同用时,亦以醒神、安神为主要作用。
其他文献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颠覆.搞活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推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不失为一条良策.
中明确指出,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是中学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笔者认为应当把积极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改进学生的学习方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教育资源能够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合适的条件和环境,关键在于把网络教育资源科学、合理、恰当地运
患者,男,60岁,因“阵发性左上腹剧痛2d,加重12h”于2012年10月18日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我院)心内科。现病史:患者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突发左肾区及左季肋
语言的作用是为了交际.语言教学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尤其是小学生的英语启蒙教学.因此,英语课应该是技能课和实践课,应该把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放在首位.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计算器已进入了课堂、考场.但对于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千万不能淡化.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与各种实践活动密切相关,为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我们学校开展了学多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进
《史记》是一部男性视角下的史学著作,但《史记》中却用两个篇目记述汉初女性的事迹,特别是对于开国皇后吕雉更是单独列入本纪。而司马迁的用笔也体现出其对于女性的客观与尊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在中小学的计算机学科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则重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而这都需要学生有学习的动
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千百年来中外文化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周一良先生主编的《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为第一部全方位论述中外文化交流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