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根据资源类型分别由各个资源部门进行建设和管理,同一片保护地上挂多个牌子,同时存在多个主管机关和管理机构,造成交叉管理、多重领导、地方不当干预等弊端,自然保护地成为各个部门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不利于自然环境的完整性、原真性保护。我国于2013年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作为一项国家战略,2017年《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提出将原有各类保护地统筹整合,设立国家公园,集中分散的自然资源管理权,由一个部门管理国家公园;统一国家公园范围内的管理机构;国家公园内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按照资源重要性、是否跨行政区划等因素,分别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行使所有权,最终实现所有权由中央政府直接行使。为探索国家公园体制,2015年以来,我国先后在十个省市开展试点工作。但由于目前尚未出台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相关立法,《总体方案》中有关管理体制的规定比较原则化,各个试点单位的管理体制在实践中存在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的性质和职权尚未明确;未能落实中央和省级两级政府直管的要求;中央与地方共同管理之下,两者事权划分不清等问题。本文的研究以国家公园及其管理体制的环境法学理论为基础,以国家公园试点情况为分析样本,以域外部分国家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经验为借鉴,旨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建议,促进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完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国家公园的内涵进行研究。首先,对域外与我国的国家公园概念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完整认识国家公园这一种保护地类型的创设目的和核心价值,了解我国相关政策文件中对国家公园的概念和定位。其次,辨析国家公园与其他类型保护地的概念,进一步认识国家公园在整个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定位和特征。第二部分,对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内涵进行研究。首先,介绍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一般含义,包括国家公园各个管理机构的设置、彼此之间管理权限的划分及相互关系三个主要方面;然后,从以上三个方面梳理了《总体方案》中规定的我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内容。第三部分,对部分国家公园试点单位的管理体制现状及其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选择三江源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钱江源国家公园四个试点单位进行分析,介绍各个国家公园试点地区的管理体制情况。其次,通过梳理研究发现国家公园试点实践中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总体目标相违背。第四部分,对国际上部分国家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进行研究。在梳理了我国国家公园试点中出现的管理体制问题后,将目光投向国际上国家公园的管理体制情况,主要介绍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国家的相关经验,为解决我国试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域外经验借鉴。第五部分,以国家公园相关理论为指引,根据我国试点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参考国际上部分国家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经验做法,初步提出解决现有管理体制中突出问题的建议,即明确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的性质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履行国家公园专业管理职能,接受相应行政部门的领导和监督;纵向上国家公园由中央与省级政府分别进行垂直管理;取消中央与地方共同管理模式,加强中央政府在国家公园宏观管理活动中的事权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