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气体压强概念微观理解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本物理概念是构成物理学的骨架,要学好物理学,首要的是要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的含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常会发现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障碍,长时间形成一种思想包袱“物理难学”,甚至一些老师也觉得“物理难教”。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之前和学习物理概念的过程中,在他们的头脑中存在丰富的前概念或相异构想。这些相异构想会对他们学习科学概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外科学教育研究者就更多地关注学生概念理解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涉及力、电、磁、光、热等物理概念的研究,尤其力学概念研究比较深入。国内对概念理解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后来关于学生前概念及相异构想的研究引起大批物理教育工作者的投入,并总结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常见的相异构想模式并且提出相应的概念转变策略,大大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经过本人的实际物理教学和对一线老师的教学访谈,了解到高年级学生对于气体压强概念的微观理解比较困难,对微观气体分子运动规律及运用分子运动规律解释气体压强时存在相当多的相异构想。因此本研究的目的:试图通过问卷测试及访谈,调查分析高年级学生对气体压强概念的微观理解存在哪些相异构想及错误概念,分析形成这些相异构想及错误概念的成因,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解决气体压强概念教学的初步建议,为教学改革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本研究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概念转变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学生对分子运动规律及气体压强概念理解的研究,并且与一线老师进行讨论后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工具。通过对阳朔中学高一和高三学生的小样本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无论高一的还是高三的学生对分子运动论(气体)的理解以及运用分子运动论对气体压强概念的微观解释分为三个层次:一、宏观的定性代替微观的解释;二、含有微观分子运动解释的相异构想;三、近似正确的微观解释。高三的同学并没有因年龄,知识的增多存在的相异构想减少,甚至部分还多一些。高一出现不恰当地运用宏观压强的定性概念来解释微观气体压强的比例相当高。首先调查分析学生对气体分子运动规律的理解:对于封闭气体分子在有外部影响和无外部影响的两种情况,很多学生会认为有外力影响下,分子的运动方向与外力方向相同。其次调查分析学生对气体压强概念的微观理解:无论对大气压强、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及变质量气体压强,学生运用微观分子运动论解释时候,均出现相当丰富的相异构想。主要模式有:容器的容积大小决定气体分子活动范围,进而决定碰撞频率及大气压强大小;合成与分解策略决定大气压强大小;气体分子的拥挤程度决定碰撞频率及压强大小;内外压强平衡的抵消策略;气体压强是由分子间的斥力及引力引起等。另外宏观定性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作为民营经济主体的家族企业也得到了良好的机遇并发展壮大,但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的家族企业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创业初期被隐藏的一些企业内的
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网络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基于IP交换网络的多点视频会议系统的实现由于其成本的低廉,交互性强大,多点共同参与的特点和优点成为了人们
风险理论,作为保险或精算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以保险公司的风险业务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它的研究自20世纪初开始以来,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研究者主要围绕着经典风险模
向家坝垂直升船机提升重量为5700t,在国内仅次于三峡;提升高度114.2m,居世界之首。升船机的承载主体结构为塔柱结构,是升船机中最重要、最复杂的结构。单个塔柱长54.0m,宽14.35m,壁
目的 观察坤复康胶囊对大鼠子宫韧带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正常SD大鼠随机分组,手术摘取大鼠子宫韧带,倒置光学显微镜和JS接目测微器观测坤复康胶囊及金鸡胶囊对恒温浴槽中子宫韧
目的分析食管神经内分泌癌的CT影像学表现,探讨食管神经内分泌癌(NECs)和鳞状细胞癌(SCCs)的CT鉴别特征。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22例食管神经内分泌癌,作为对照
交通信息数据采集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最核心的一部分,是城市交通状态识别、交通信号配时等交通行为的基础,能够为城市交通系统的监控和科学管理起到重要作用。交通信息采集是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高层、超高层建筑大量出现,建筑幕墙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建筑立面,由于其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因此影响建筑幕墙施工安全的因素众多,安全风险较
本文运用扩展的C-D生产函数,选择资本、劳动、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变化、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进行回归分析.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各序列的平稳性,得到gdp、资本、劳动和R&D均为二
由于外科技术和免疫抑制治疗的进展,目前肾移植在大多数国家已成为常规手术。然而,慢性排斥(CR)是影响移植肾长期成活的主要原因,发生率近几年来并未下降。本文结合丹参、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