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目前,在我国居民死因中排首位的疾病是脑卒中[1]。在所有的卒中类型中,60%至80%都为缺血性脑卒中[4]。经过大量研究证明,对于急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而言超早期血管再通的首选治疗方法为静脉溶栓,因为时间窗限制,能在有效时间内到达医院并接受静脉溶栓的患者十分有限。目前我国AIS患者静脉溶栓率较低,导致这一现状的因素较多,AIS静脉溶栓的不良预后也限制了静脉溶栓的进行,目前也有很多关于影响静脉溶栓预后因素的研究,但尚无明确定论。故本研究将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一、收集延安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5家医院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相关资料,分析延安地区静脉溶栓现况;二、收集在延安地区AIS静脉溶栓中有代表性意义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因AIS使用rt-PA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影响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因素。方法:1.回顾性收集延安地区15所具有代表性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于2016年5月-2019年5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相关资料。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法,通过(电话或面对面)调查医院的神经内科主要负责人,并向负责人说明该项调查的目的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5所医院静脉溶栓开展情况、溶栓数量、是否建立溶栓流程、医疗资源配置以及DNT时间等。2.回顾性收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0月~2019年12月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临床资料(所有NIHSS评分、mRS评分、Essen评分由神经内科住院医师与上级医师共同进行评定)。从溶栓开始时开始计算,3个月后通过门诊或电话进行随访,把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作为随访指标,根据mRS评分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2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不同预后分组间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影响AIS静脉溶栓短期预后不良的因素。结果:1.延安地区近3年总溶栓例数呈现上升趋势,在接受调查的15所医院中,共有11所医院(占73.3%)开展了静脉溶栓,15所医院均具备完成颅脑CT和溶栓所需的所有血液学指标的医疗设备。其中医院有引进rt-PA进行静脉溶栓的仅占到33.3%;15所医院中,高级卒中中心为1所,初级卒中中心4所,溶栓数小于10例的占到40%,DNT时间达标的占到63.6%,医院设立有独立神经内科的占53.3%;医院设立卒中溶栓小组的占20%。其中二级医院中子长市人民医院溶栓例数最多;三级医院中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溶栓例数占三级医院总溶栓例数的90%。2.该次研究最终纳入109例因AIS接受rt-PA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RS评分结果,预后良好组为63例,预后不良组46例,将两组间患者一般资料、基线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发现,高血糖、基线NHISS评分、溶栓后24hNHISS评分、Fazakes分级、基线Essen评分、基线PDW水平、基线D-二聚体在两预后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对上述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清尿酸水平、基线NHISS评分、高血糖、溶栓后24hNHISS评分在两预后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延安地区静脉溶栓近三年来虽呈现上升趋势,但整体静脉溶栓工作开展并不满意,结合国家卒中中心建设相关要求,延安地区脑卒中防治工作需进一步加强。2.低血清尿酸水平、高血糖、溶栓前高NHISS评分、溶栓24h后高NHISS评分是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