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日益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职业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职业道德标准或社会对某一职业的道德要求,对他人或者自己职业道德认知、情感、行为进行价值评判的活动,职业道德评价的过程就是激励从事某一职业的个体弃恶扬善的过程。通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个体发展,而且能提高学校办学实力,还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然而,分析总结我国高校师德评价现状后发现,当前对师德评价体系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构建,研究的视角主要放在评价指标问题上,较少从宏观层面关注师德评价体系,这是导致师德建设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对高校教师师德评价体系构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课题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涉及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我国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在此基础上深入讨论了我国师德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建立科学高校教师道德评价体系的建议和对策。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文献综述及研究的方法三个方面,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梳理国内外关于选题的研究状况,归纳了研究方法。第一章论述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涉及的基本概念。本部分重点阐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特点、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意义,同时还说明了职业道德和道德评价的相关理论。论证了道德评价与道德自律和他律的重要关系。第二章介绍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建设状况。本章分别回顾了三个历史阶段关于高校师德评价的内容。以1978年为节点,着重论述了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三章是本文的问题解决部分,阐述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的构想。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包括道德评价的原则和标准、道德评价的层次、道德评价的具体方法。同时,讨论评价体系的科学运行问题。为保障评价体系的科学运行,评价体系的运行机制由内部作用机制、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三部分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