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临床上最常见的眩晕疾病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的头位时,出现短暂阵发性发作性的眩晕及眼震。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继发性BPPV的临床特征,了解其发病原因,诊治要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就诊的原发性BPPV和继发性BPPV患者各100例。所有患者均经Dix-Hallpike和滚转检查确定诊断,继发性BPPV患者的原发病(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对部分BPPV患者进行听功能和前庭功能检查,对于诊断明确的BPPV患者实施耳石复位治疗,随诊观察6~30个月以了解复发状况。所有数据用SPSS13.0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将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一般状况:100例继发性BPPV患者:女性64例、男性36例,年龄16岁~86岁,平均56.19±13.88岁。病因中外伤、梅尼埃病、急性前庭病、突发性耳聋、偏头痛、耳部手术所占比率分别占50%、14%、13%、4%、3%、2%。原发性BPPV患者:同样为100例,其中女性70例、男性30例,年龄24~83岁,平均53.84±13.29岁②受累半规管的状况:100例原发性BPPV患者中,后半规管BPPV90例、水平半规管BPPV7例、多半规管受累3例;100例继发性BPPV患者,后半规管BPPV76例、水平半规管BPP者12例、多半规管受累12例。③听-前庭功能检查结果:继发性BPPV患者70例(140耳)进行纯音听力检测,有18例(34耳)平均听阈超过25dBnHL,其中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分别为6耳、15耳、8耳、5耳;原发性BPPV患者70例(140耳)进行纯音听力检测,有11例(17耳)平均听阈超过25dBnHL,其中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分别为4耳、5耳、6耳、2耳;均以中重度听力损失为主,将原发性BPPV组患者的平均听阈与继发性BPPV组患者的平均听阈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t=1.524,p=0.13)。继发性BPPV和原发性BPPV患者各34例实施眼震电图检查,结果显示继发性BPPV组21例显示单侧半规管功能低下,而原发组为19例。将原发性BPPV组和继发性BPPV组的半规管功能低下发生率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x~2=0.812、P=0.98。④治疗与预后:继发性BPPV组中首次、二次耳石复位治疗的治愈率分别为78%、97.5%,治疗无效占2.5%;原发性BPPV组中首次、二次治疗治愈率分别为89%、100%。原发性BPPV组耳石复位治疗的疗效明显高于继发性BPPV组,经统计学分析耳石复位治疗疗效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x~2=5.330、P=0.021)。继发性BPPV总复发率为23%(例次),而原发性BPPV总复发率为3%;对原发性BPPV与继发性BPPV患者的复发次数应用卡方检验,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x~2=5.330,P=0.021)。结论:1、继发性BPPV患者出现多半规管受累的几率高于原发性BPPV。2、BPPV患病与半规管功能障碍无明显相关性,BPPV患者以中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为主。3、与原发性BPPV相比,继发性BPPV常需要行多次耳石复位治疗,并且复发几率相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