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健身产业的迅猛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像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北京各个角落,同时也促使着健身私人教练这一职业成为人才市场中新的需求,而随着健身俱乐部会员对健身认知的不断深化,对于私人教练的选择要求不光是“以形体取人”,教练的专业知识,健身指导经验、指导效果以及服务意识等都已成为赢得会员的关键因素。本课题以北京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健身私人教练为研究对象,对北京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私人健身教练的基本现状以及指导内容、指导效果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北京市健身私人教练的发展现状,同时对私人健身教练指导科学性进行探讨。为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的管理、训练效果的评定以及未来对健身私人教练的培训、就业提动一定的参考。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科研方法,通过对中体倍力健身俱乐部2005-2007年的塑身大赛的比赛成绩对私人健身教练指导内容、指导效果进行评定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北京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私人健身教练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具有本科学历的青年男性健身私人教练为主体。虽然从业经验尚浅,但是具有活力,善于学习和探索等潜质使他们已成为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私人健身教练队伍的生力军。2、在私人健身教练3个月的系统指导下,男女健身者在腰围、体重、臀围和体脂含量等4项指标上均获得了良好的健身效果;而且经过不同指导时间的健身效果比较得知,要想取得理想的健身效果,私人健身教练的指导时间一般不应少于3个月。3、私人健身教练指导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一对一的指导模式、有针对性地设计指导计划、指导者与健身者的双边互动性等。4、目前北京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私人健身教练工作时间长、劳动报酬低以及观众(会员)对私人健身教练的认识度还不高等因素是造成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私人健身教练流动性大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全面分析,提出如下建议:1、建议有关体育行政部门尽快建立权威的私人健身教练资格认证制度,为加强和规范私人健身教练持证上岗奠定基础。2、建议高等体育院校的相关专业适合社会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为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私人健身教练行列提供必要的知识与能力储备。3、商业性俱乐部应逐步建立与完善系统内的私人健身教练评估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私人健身教练考核与评价标准,推进私人健身教练的等级评定与劳动报酬等逐渐走向规范化管理。4、北京市商业性私人健身教练应进一步加强健身指导能力、运动处方能力、体能评估能力、急救能力等培养,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