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浙江民间美术灿烂的文化宝库中,古戏曲壁画是最富特色、最稀有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笔者通过对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古镇水星庙和文昌宫的清代戏曲壁画进行了前后多次系统性的调查研究。发现在昔日商贸繁荣昌盛、庙会戏班斗艳的廿八都古镇,至今还蕴藏了许多清代同治、宣统年间的壁画,共有430余幅。据笔者细致调查和深入研究及考证浙江婺剧等戏曲剧目,除了道教题材壁画、二十四孝壁画、山水花鸟壁画等之外,据笔者考究,浙江婺剧等戏曲壁画约有40余幅,其中文昌宫戏曲故事壁画有20多幅,水星庙戏台藻井戏曲壁画有20余幅。这些戏曲壁画真实再现了昔日艺伶们在戏台上表演家喻户晓剧目中的精彩瞬间,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民间审美特征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为浙江民间美术中的戏曲壁画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浙江是中国戏曲(南方戏文)的发祥地。婺剧是浙江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南戏的活化石”,拥有400多年的历史,包括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和时调这六大声腔。流行在浙江金华(婺州)、江山、江西东北部和福建西北部等地。2008年2月婺剧被国务院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值得一提的是,婺剧中的昆腔又属于2001年5月18日世界非物质遗产(中国昆腔)的一部分。因此,对江山市廿八都古镇清代戏曲壁画研究进行创新性的学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采用考、述相结合的行文方式,力图将江山市廿八都古镇文昌宫戏曲故事壁画和水星庙戏台藻井戏曲壁画予以科学考述和阐释,深入探究廿八都古镇戏曲壁画的审美价值,其审美特征可总结为:“构图奇巧,线条精描,实景烘托,舞台写照,色彩醇美,形神毕肖”。并与国内尚存的部分戏曲壁画,如山西洪洞明应王殿元杂剧戏曲壁画、北京精忠庙喜神殿戏曲壁画、四川绵阳市鱼泉寺川剧壁画等进行“南北东西”比较研究,从而确立浙江江山市廿八都古镇清代民间戏曲壁画在中国民间美术中的地位和作用,确立其不可替代的文物价值。笔者撰写本文能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保护和传承这一笔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应用和服务于高等艺术院校的民间美术教育和促进地方旅游事业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作出贡献,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