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政治领域交流的日益增强,我国迫切需要大批职业翻译人才。同时,翻译作为一门职业和一个产业也对译者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翻译人才却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主要原因之一是传统的翻译教学难以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基于此,本文拟通过问卷调查,在找出现行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与翻译市场对译者需求之间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以译者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而更好地满足翻译市场需求。为实现此研究目的,本文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翻译能力翻译者能力之间的区别是什么?2).通过问卷调查,翻译市场对哪些译者能力最满意/最不满意,认为哪些译者能力最重要/最不重要,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本科生哪些译者能力最强/最弱?3)。什么是以译者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如何提高学生的译者能力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基于国内外关于职业译者所需具备的翻译/译者能力研究,本文对译者能力进行了定义并确定了其构成成分。译者能力是指翻译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包含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由以下五种能力构成:双语能力,语言外能力,策略能力,工具能力和职业相关能力。围绕译者能力构成成分设计两份问卷,对国内70家翻译公司和144名英语专业翻泽方向本科生进行调查,并运用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以下结果:1).总的来说,翻译公司对笔译人员各译者能力的满意程度平均值在“一般”和“满意”之间;各译者能力重要性平均值在“重要”和“非常重要”之间;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本科生各译者能力水平平均值在“弱”和“一般”之间。2).策略能力最为重要,其次为双语能力、职业相关能力、工具能力和语言外能力。翻译公司对笔译人员的双语能力最为满意,其次为语言外能力、策略能力、职业相关能力和工具能力。英语专业翻泽方向本科生的双语能力水平最高,其次为工具能力、语言外能力、策略能力和职业相关能力。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中我们除了要重视学生双语能力和策略能力的培养外,还必须重视职业相关能力和工具能力的培养。此外,语言外能力也不容忽视。
调查结果表明为满足翻译市场需求,传统的翻泽教学模式应该进行必要的改进,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结合上述调查结栗、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课程设置、译者能力的习得过程,基于客观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本文提出了以译者能力为中心能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泽者能力,进而满足市场的需求。该模式分为两个阶段:入门阶段和发展阶段。入门阶段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和使学生对翻译的基本理论及翻译行业有基本掌握。此阶段学习的知识以陈述性知识为主,因此教学以传统的基于客观主义的模式为主。发展阶段旨在提高学生的译者能力。发展阶段学习的知识主要为程序性知识,因此教学主要以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模式为主。该阶段以真实项目或仿真项目为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以小组协作学习为主,通过让学生接触翻译实践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培养学生的各项译者能力,尤其是策略能力、工具能力和职业相关能力。该模式通过培养学生的译者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就业,带动翻译产业经济发展。同时,该模式的提出也能为翻译教学提供新思路,促进翻译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