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高职艺术类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niao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高职教育在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之后,面临整体“提质”的社会现实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人才观也发生了变化,T型人才具有很强的就业能力,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表现出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养。T型人才观被广泛接受,成为影响高职教育转型的一种重要社会因素。当下,就业形势持续紧张,高职教育学制短,课程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和清晰,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高职教育的课程是否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也备受关注。在这种形势下,有必要关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建构问题,高职艺术类具有代表性,成为本文合适的研究对象。  本文首先通过阐述职业活动导向理论的内涵,使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建构有了坚实的依据;接着结合职业活动导向理论,分析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内涵、内容及模式。基础能力、社会能力及专业能力课程模式、“系域”人文素质课程模式、人文素质实践课程是三种主要的课程模式。  文中分析了目前高职教育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人文素质课程观念尚不清晰,课程结构尚未搭建;人文素质课程理念性与实践性不强;人文素质课程脱离职业活动特点,是人文素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对此,文中从通识教育理念、市场导向、课程体系失衡以及艺术专业特点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最后,针对目前高职教育人文素质课程建设中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几点对策:确立适应艺术高职教育的人文教育理念;构建艺术类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改革艺术类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环节;建立一支满足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加强人文素质课程的评价与管理。
其他文献
21世纪不仅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教育国际化的时代。科研作为高校基本职能之一,在促进国家科技进步,高校自身建设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科研评估是促进高校科研职能发挥的
在女鞋行业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依思Q近年来却呈现一路高歌猛进之势。就在近日热议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依思Q不仅作为唯一一家女鞋品牌与韩国新锐设计师联合发布了2016S/S流行趋势,其总裁罗少强先生还高调宣布了依思Q国际化战略的启动。作为一个十年品牌,依思Q崛起的速度令业内人士惊叹。  10月30日,依思Q时尚女鞋在北京饭店金色大厅开启了2016春夏女鞋时尚趋势发布会。依思Q携与三位韩国设计师共同合作
据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2016年全国新出生人口1867万人,比2015年增长11%,其中,二孩出生率占45%。然而,很多二胎家庭中的长子(女)依旧处于“自我中心的阶段”,这导致在“全面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