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作为一种使用氢能的能量转化装置,能够将氢气中含有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转化成电能,具有清洁、高效、无噪声、经济性好等优点。本文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阴极流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燃料电池单流道电池的几何模型和数值模型,设计了具有不同堵块结构的阴极强化传质流道,探究了增设堵块结构和增大过量系数提升传质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作为一种使用氢能的能量转化装置,能够将氢气中含有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转化成电能,具有清洁、高效、无噪声、经济性好等优点。本文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阴极流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燃料电池单流道电池的几何模型和数值模型,设计了具有不同堵块结构的阴极强化传质流道,探究了增设堵块结构和增大过量系数提升传质效果的机制的差异,提出了堵块结构的强化传质准则用于指导燃料电池阴极流场的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数值模型,该数值模型包括描述燃料电池内部气液运输的基本流体力学模型、描述催化层表面发生氢的电离和氧的还原的电化学模型以及描述阴阳极之间水传递的膜中水传递模型。并讨论了燃料电池数值模型的有效性验证,建立了多种网格划分方式的直流道结构模型,对网格独立性性进行了验证。(2)在不同过量系数下对堵块高度、堵块总体长度和堵块单体长度进行了无量纲分析,从气体扩散层和催化层中氧气平均摩尔浓度、氧气浓度分布、极化曲线、功率密度、压降和电流密度分布等方面,将增设堵块的结构与直流道结构进行对比,探究堵块结构和过量系数影响传质机制的形式。(3)基于50组不同堵块总体长度、堵块单体长度和堵块高度在不同过量系数下的数据,提出了与堵块总体长度、堵块单体长度和堵块高度相关的强化传质准则,可用于评价堵块结构强化传质效果是否显著,最后通过模拟仿真和试验的方法验证了强化传质数K的有效性。本文研究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强化传质流场和强化传质准则,为燃料电池的流场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和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根据该准则设计的阴极流场能够有效地提高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和催化层中氧气摩尔浓度,强化传质性能,提高电池功率密度,改善燃料经济性,避免水淹现象的发生和催化层的碳腐蚀现象。
其他文献
喷丸强化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表面改性工艺,能显著提高机械零部件的抗疲劳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等工业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利用数值仿真技术来研究喷丸强化过程不仅能大量节省实验成本,还能进一步加深对弹丸冲击诱发零部件表层残余应力场和尺寸畸变等机理方面的理解和很好的建立喷丸工艺参数与喷丸效果之间的数值关系。本文以汽车轴用42CrMo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技术建立规
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新时代,众多领域对于精密驱动设备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技术要求,超声电机(Ultrasonic Motor)与传统电磁电机对比,独特的工作特点使其拥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众多超声电机类型中,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Traveling Wave Rotary Ultrasonic Motor,TRUM)已较为成熟的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多个重要领域。目前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使用整体式定子,而此类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清洁、无污染的能量转换装置,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催化层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电化学反应发生于催化层中提供电子通道、质子通道和气体通道的活性三相界面,它的结构与燃料电池的性能息息相关,而催化层的制备过程决定了其微观结构。催化层的常用制备方法是将催化剂墨水涂覆在质子交换膜或气体扩散层上,待墨水干燥后便形成了催化层。催化剂墨水的涂覆方法
拼焊成形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到了汽车零件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传统溶化焊难以焊接铝合金,本文使用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FSW)焊接异质铝合金。然而,采用搅拌摩擦焊焊接的拼焊板存在着成形时变形不均匀的问题,根据研究,热成形可以改善整个拼焊接头在变形时的不均匀性,从而提高拼焊板成形性。目前常用的热成形方法分为两种,一种为常规工艺流程,另一种为热成形淬火工艺(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日益发展,对于设计更高运行时速的地铁车辆有愈发迫切的需求。基于此背景,本文在研究第三轨供电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考虑基于优化算法对受流器结构特性进行优化,重新调整受流器的动态参数,以提升中高速地铁靴轨系统的动力学性能,进而改善其中高速工况下的受流质量,文中探究的方法及过程对于涉及靴轨系统的改进措施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向。首先,基于受流器实测数据识别出受流器的动态参数并建立受流器二
基于双目视觉的交通场景三维重建技术凭借其稠密的点云重建与成本优势在无人驾驶环境感知任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其核心技术,立体匹配的精度决定了基于双目视觉的三维重建效果,然而交通场景的复杂性、场景中目标尺寸的不确定性以及算法参数量大、实时性差等问题给立体匹配任务带来了挑战。因此本文针对立体匹配中的视差不连续问题、细小物体及边缘区域的匹配精度问题等展开研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基于获取的高精度视差
随着补贴政策的逐步退坡及跨国车企的陆续布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与此同时,数据挖掘技术的兴起促进了客户识别和管理手段的逐渐精细化发展,企业可通过数据分析识别真正“有利可图”的潜在客户以维持未来生存与发展。对潜在客户的识别有助于企业深入认识客户价值,提高客户转化率,降低客户管理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这对企业而言有着降本增效的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展开了新能源汽车潜在
汽车前照灯作为汽车上的装饰部件和功能部件,在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竞争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与传统汽车前照灯相比,自适应前照灯既可以增加驾驶员在夜间行车的安全性,又可以成为汽车市场里的亮点和加分项。然而,现有的汽车自适应前照灯存在直线路段内灯体无法偏转、S弯道拐点区域内照射路线的长度变短、光轴不能总被约束在有效照明范围内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划路径的智能前照灯偏转控制算法。研究内容
镁系储氢合金由于其储氢量高、价格低廉等优点,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景的储氢材料之一。然而,较低的吸放氢速率与较高的放氢温度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合金化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本文在Mg2Ni储氢合金的基础上,分别选择Y和Co部分替代Mg2Ni合金中的Mg和Ni,以研究Y、Co添加对合金微观组织和储氢性能的影响,并揭示Mg(Y)-Ni(Co)储氢合金吸放氢过程中的相转变及相应反应机理。本文的主要研
路面对于交通安全和车辆性能来说意义重大,路面不平度是研究路面问题的关键。传统的路面不平度测量设备价格昂贵、测量效率低,而利用神经网络基于车辆响应来对路面不平度进行识别的方法操作更加简单,它为路面不平度数值的获取提供了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新方向。本文针对现有相关研究存在的车辆模型过于简单、输入响应筛选方法复杂、算法识别效果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具体内容如下:(1)对车辆响应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