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证对应理论及其在冠心病绞痛临床研究中的运用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aoaia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冠心病心绞痛为切入点,从理论、临床两方面对方证对应理论体系进行研究,目的在于阐明方证对应思想的原始内涵及其临床运用方法,为提高中医学临床辨治水平提供借鉴。   理论研究   1.方证对应史(1)方证对应理论的形成是大致经历汉代以前的雏形阶段、东汉末年的升华阶段以及后世对之进行发展完善阶段;(2)雏形阶段,直录临证所见所闻,积累对病对症的治疗经验;(3)升华阶段,《伤寒论》将临床运用较为成熟的结构固定的方剂与特定的病证表现之间的特殊对应关系以方证形式固定规范下来;(4)发展完善阶段,后世在经方方证基础上不断重复验证传统方证对应的科学性,同时多有创新、发展与完善。   2.方证对应内涵(1)“方”即方剂,中医学中的方剂浩如烟海,应当从最经得起历史考验与临床重复的经方学起;(2)“证”即证据,是诊断的依据凭证,是古人对在人体自身反复进行的长期大规模方药试验结果的提炼和升华。   3.方证对应原则(1)方证原则:若疾病外在表现与方证主治一致则径选原方治疗。(2)药证原则:当病证与方药不尽一致时就要根据药证进行加减变化;在某方证的基础上进行药物的加减有一定的规律可循。(3)量证原则:随着药物剂量的不同,其功效主治也不一样。(4)合方原则:当某单一方剂不能囊括患者的所有病证时就应当考虑是否需要合方治疗;在某方剂基础上进行合方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5)类方原则:在主治证候上有相似重叠之处,需要既把握其相似性又区分其特异性,根据方证、药证进行鉴别筛选。   4.方证对应特征(1)以经验为基础,以经典为依据;(2)以证据为内涵:证据包括症状体征、疾病和体质三个层次以及方证、药证两种形式。(3)以直觉判断和跳跃性思维为表现:表现为直接选方、间接排除和不一定抓主诉的思维特征,临证时直指病证与方药之间的对应关系,思维过程简单具体而明确。   5.方证对应运用方法(1)据症选方,以药反证;(2)据症选药,凭药识方;(3)根据五味,选方识药。   6.方证对应疗效判定(1)方证对应疗效包括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症状体征的改善、患者主管感受好转等,并且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可能减轻不良反应,不以损伤正常组织的生理功能为代价而达到治疗目的;(2)汤药口感反应方证对应程度;(3)不良反应与方证不对应程度相关。   7.病机用药与方证用药比较分析(1)内涵比较:病机用药侧重于辨病机层次的“证”,而方证用药则侧重于辨具体方剂所对应的“方证”;“证”是通过医者主观思辨得出的结论,往往因医者视角不同而不同,且存在一证多义、一证多方、一方多证特征,具有抽象性和不确定性,而“方证”是方剂所对应的较为固定的症状体征,是客观可见的,不因医者视角不同而不同,相对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确定性。(2)临证区别:在代表方药选择上,前者以病机为治疗用药靶点,根据代表方剂所主治的病证病机与疾病蕴涵的内在病机是否相对应进行治疗,而后者则以方证为治疗用药靶点,根据方剂所对应的症状体征与疾病表现出的症状体征是否相对应进行治疗;在药物配伍选择上,前者有淡化客观指征倾向。是否重视方药使用的客观证据是两者最显著的差别。(3)淡化方证用药思想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因为:明清时期中医学术走向思辨,辨证论治流于庸俗;建国后,由于受教材的影响,使得我们很少对辨证论治模式的不足进行深入研究,很少对辨证论治以外的疾病辨治思维模式进行探索发掘。(4)重视方药的客观指征是中医学的核心所在。   8.方证对应研究意义深化辨证论治思维模式;实现中医规范;挑战疑难危急重症,提高临床疗效。   临床研究   1.目的与意义   基于以上方证对应理论体系研究,以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较常见的痰瘀互阻证为切入点,以中成药丹蒌片和参芍片为干预方法,通过前瞻性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观察方证对应治疗效果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   2.资料与方法   2008年5月~2008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安贞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湖北省人民医院门诊或病房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病例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DL组)和对照组(SS组),分别服用丹蒌片和参芍片模拟剂以及参芍片和丹蒌片模拟剂。实验方法为双盲对照,共治疗4周。观察前对2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证明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观察期间观察心绞痛、中医证候、心电图以及理化指标变化,并监测血压、心律、心率、肝肾功能、血糖、血脂。   3.结果   3.1心绞痛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积分组内比较,DL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S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前DL组与S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DL组与SS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比较,DL组总有效率为78.57%,SS组总有效率为42.86%,经非参数检验,Z=-2.012,双侧P=-0.044<0.05,两总体分布不同,说明DL组疗效较SS组疗效更好。   3.2中医证候疗效:组内比较,DL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S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前DL组与S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DL组与SS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DL组总有效率为75.00%,SS组总有效率为35.71%,经非参数检验,Z=-3.193,双侧P=0.001<0.05,两总体分布不同,说明DL组疗效较SS组疗效更好。   3.3心电图疗效:DL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无明显变化,SS组治疗前后有1例加重,余无明显变化。   3.4理化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髓过氧化物酶(MPO)发现,组内比较,DL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S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前DL组与SS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DL组与SS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4.结论   方证对应疗效可以表现为宏观的疾病层次和证候层次,也可以表现为微观的生化指标层次。冠心病心绞痛与炎症因子、斑块稳定因子密切相关,方证对应治疗时在炎症因子、斑块稳定因子改善方面较好,也提示丹蒌片可能具有一定的抑制炎症反应和稳定斑块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腰椎滑脱症(修订)中医整脊诊疗指南》课题项目要求,对指南评价稿进行临床病例观察及一致性评测,评价指南的一致率,并提出相应修订意见,形成指南最终
曹cáo老lǎo师shī,您nín知zhī道dào吗mɑ?我wǒ最zuì爱ài您nín的de大dà拇mǔ指zhǐ了le!  当dānɡ您nín对duì我wǒ竖shù起qi大dà拇mǔ指zhǐ时shí,我wǒ是shì多duō么me开kāi心xīn、激jī动dònɡ、自zì豪háo哇wɑ!那nà一yí瞬shùn间jiān,我wǒ的de心xīn里li仿fǎnɡ佛fú有yǒu一yí萬wàn只zhī小xiǎ
期刊
期刊
目的:了解贵州关岭余甘子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探究余甘子果汁抗氧化及抑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取贵州省关岭县10月份野生健康成熟新鲜的余甘子果实,采用研磨法获得余甘子果汁;采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思想品德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学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情况,直接的关系着整个小学生的思想状况,加强小学思想品德与生活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在激素不同阶段中医证型特点及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检索近年来公开发表的有关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在激素不同阶段中医
[目的]将刘尚义老师治疗瘿病的理论及临床经验进行总结,为中医临床治疗瘿病提供理论与经验。  [方法]通过跟师学习,门诊抄方、医案整理、著作研读,同时结合对中医历代医家有关
Ⅰ、前言通过体细胞愈伤组织培养诱导小苗已在大量木本植物中做了尝试。许多研究者还报道了杨树体细胞愈伤组织形成小苗的成功事例。但是,通常愈伤组织的幼苗分化频率很 I.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给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采取有效的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