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忠信观研究

来源 :安徽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080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忠信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话题。古老,是因为在原始社会末期,忠信就存在于朴素的道德活动之中。随后,历代思想家就一直关注、研究并呼唤忠信;常新,是因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市场经济这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忠信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孔子忠信观,作为我国伦理道德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道德中最为宝贵的资源。弘扬孔子忠信观的精髓,对于我们推进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第一章说明孔子忠信观的研究背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力图在仔细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本选题的创新点和方法。第二章从社会存在出发,挖掘孔子忠信观产生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厘清孔子忠信思想源于尧舜时代的原初忠信,是西周时代由神而民的继承与发展。了解孔子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从而为分析孔子忠信观的内涵奠定基础。第三章对“忠”、“信”内涵及其二者关系进行具体的阐述,梳理“忠信”与维系社会运行的其它道德条目如“仁”、“孝”、“义”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比较全面的论述孔子忠信观在个人立身处世、社会交往、治国为政方面的表现。第四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通过对孔子忠信观的客观分析,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做出较为系统的阐释,发掘并传承其合理的思想精髓。赋予孔子忠信观以新的内容和表现,提出孔子忠信观在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对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现代启示。
其他文献
专利法意义上的专利主题经历了从有形产品到无形产品的拓展过程,在专利法早期,人们意识中的发明似乎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物体,而对于没有具体的物理结构和形状的商业方
在故乡,我走过了青少年时代,当兵后我离开了家乡,退役后我又回到了这块故土。随着岁月的变迁,由于工作的繁忙,让我难得回老家。但是,我的心仍时时刻刻眷恋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眷恋着我的兄弟姐妹,眷恋着我的乡亲父老,眷恋着让我永远令人难以忘怀的岁月。  两年多来,当用摄影的方式完成我的心灵之旅时,那一幅幅令人激动的场景,使我的心灵再一次地受到了洗礼。瞑瞑之中,仿佛我又回到了童年,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民族的伟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