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配置视角下苹果种植户适度规模经营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14382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国情决定的农业发展方向,它既不能超越当前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实行超大规模的农场经营,也不能继续维持生产力发展较低水平单家独户的小规模生产模式。在农地规模不断集中的趋势下,要素资源在多大的经营规模下能得到最优配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基于规模经济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微观理论基础,采用黄土高原与环渤海湾两大苹果主产区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边际产品价值与要素市场价格比较分析的方法,得出不同规模区间农户要素投入的有效性。并将生产函数拟和为二次函数,发现存在拐点,并运用一阶导数为零,测算出当前要素配置条件下不同目标导向的最优经营规模。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在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的基础上,通过梳理现有研究文献,总结相关研究成果与方法,说明研究目的与可能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内容,在界定要素配置与适度规模经营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内涵与外延,并依据规模经济理论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对苹果种植户的规模生产行为与最适规模划分进行理论分析,为后文的实证分析部分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撑;第三部分为第三章,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目前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第四部分是本研究的实证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运用边际产品价值VMP与要素价格比较的方法,分析各生产要素投入对苹果产量的影响,以及分析不同规模区间要素投入的有效性。第五章将生产函数拟和为二次函数并根据一阶导数求出拐点极值,测算出基于“亩均收入”与“亩均产量”两种情况下的最优经营规模;第五部分为第六章,总结本文得出的综合结论,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基于以上分析过程,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现有生产要素配置水平条件下,苹果种植户整体平均生产规模为7.94亩,大部分农户经营规模集中在3~10亩的规模区间。在规模化经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的不完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低下等原因,使得促进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化经营的过程遇到较多阻碍;(2)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苹果生产亩均投入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型趋势,5-10亩规模区间的农户亩均投入与利润最高。化肥、有机肥等物质资料的投入在每个规模区间都存在投入无效率的现象,但随着规模的增加,各要素的相对效率在不断提高。自用工与雇工等人工投入在每个规模区间均是有效的;(3)苹果种植户的户主年龄与受教育程度对苹果生产影响不显著,而农户经营规模、技术掌握程度、各要素投入、地区差异等因素均对苹果产出有正向显著影响。经营面积与亩均收入、产量均呈现倒U型关系且存在拐点。在当前技术水平与要素投入结构的生产条件下,基于亩均收入与亩均产量的最优种植规模分别为8.22亩和7.79亩。基于上述结论,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一是合理引导农户进行要素投入;二是重视规模化经营的推进;三是完善土地流转体制;四是加强规模化农户经营管理培训。
其他文献
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评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是决定对其监管成败的首要方面。本文首先将国外有关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的评定范式引入国内保险部门的分析中,并加以适当调整,然后利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商家利用“霸王条款”免除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消费者权利的行为不时发生.当你在美容卡、健身卡、消费卡上看到“本店拥有最终解释权”,在购
国际竞争日益体现在高科技及其创新人才的竞争上,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在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和地区创新系统,旨在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高等学校作为科技创
行政法治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行政处罚、依法行政的关键,伴随着行政权的扩张,已发展成为行政权的核心和行政法治的重要标
目的评价宜昌市儿童常规基础免疫接种情况,促进全市免疫规划工作的平衡开展。方法计算估算接种率,采用差值(D)和比值(R)评价方法对宜昌市2003—2012年常规基础免疫接种率(包
期刊
2004年10月—2005年9月在广东大亚湾西部海域(114°30′~114°39′E、22°31′~22°39′N)逐月进行的鱼类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对该海域鱼类群落多样性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周
纺织产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纺织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品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而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很大。因此,无需染色的天然彩色棉的开发利用已引起世界各主要产
<正> 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在电影创作中,有一系列艺术理论问题需要我们去重新认识,认真加以研究、解决。为此,我想从电影导演角度提出一些问题略加探讨。
弗兰西斯·培根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进行了挑战,建构《新工具》,拓展了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培根式归纳法。对《新工具》中的思想进行研究的人很多,但大都只是针对其中的中心
本文对两种不同晶粒度的低合金高强钢(WCF-62)的试样在常温下获得均匀预应变后(0~20%),在-196℃、-125℃和-100℃下预应变和未预应变的试样进行了四点弯曲试验,测量了宏观和细观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