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过程控制在软件过程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y8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件是一类重要的资源,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绩效。随着软件业的蓬勃发展,软件的质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反映和控制软件质量的状况,是软件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国际上,软件质量管理比较成功的做法是在软件企业内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如通过CMM能力成熟度模型或ISO9001认证。这两种质量保障体系都非常重视软件过程改进。本文把统计过程控制原理运用于软件过程改进,着重研究了利用Shewhart控制图分析与监控软件过程,改进软件过程,提高软件过程能力,保证软件过程处于稳定的控制状态,改善软件产品的质量,提高软件企业的效率与效益,进而增强软件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针对软件过程改进,介绍了统计过程控制图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分析了目前国内外软件过程改进的基本情况,剖析了软件过程改进的必要性。为了保证对软件过程问题的诊断有的放矢,保证数据的针对性、有效性,制定了软件的度量计划。利用传统的Shewhart控制图(如散点图、折线图、因果图、直方图、排列图等)分析、处理软件过程改进中所采集的数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出其中的规律,分析影响软件过程的的因素,确定软件质量改进的方向。利用带有控制线的Shewhart控制图,分析、监控软件过程,找出软件过程波动的规律,确定过程失控的原因,保证软件过程长期地处于稳定的统计控制状态,并使软件过程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针对传统的Shewhart控制图不具备时域性的缺点,引入了加权移动平均思想,对Shewhart图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统计过程控制的实施流程框架。
其他文献
该文首先从"蓝田"的产业化道路入手,描述了蓝田作为第一批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从鼎盛中"一只鸭子=两台彩电"的经典故事,到蓝田没落给洪湖带来的阵痛和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
该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通道路BOT投资决策问题的研究",综合运用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网络均衡理论、运筹学、模糊数学及项目投资等理论和思想,解决了在基础设施及
该论文对应用聚类分析方法挖掘空间知识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将对空间数据库的聚类分析过程分成空间对象聚类和聚类结果分析两个阶段分别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挖掘空间知识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