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于2004年秋季在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四个省份率先实施以来,至今数学新课程教学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本次数学课程改革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要求数学教师作出从观念到行为的全面的、深刻的改变。作为数学课程改革的最终执行者和基层实践者,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状况关系到数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是课程研究、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数学教师能否适应这些新的改变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福建省高中数学新课程于2006年9月全面实施,由于笔者的一些同学在中学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在与他们交谈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们在数学新课程实施中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带着“新课程实施中高中数学教师适应性如何?”这一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是问题提出背景、研究思路、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主要分析阐述了适应性的相关理论和课程改革与教师的关系,其中包括适应理论与概念内涵、教师适应性的相关理论、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价值以及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第三部分是针对“新课程实施中高中数学教师适应性”这一问题做的问卷调查及访谈。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高中数学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状况和在适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对调查研究的结果,从高中数学教师的观念、知识与能力、课程资源、评价制度、学生因素、家长因素等六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影响高中数学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各种因素。最后一部分针对高中数学教师目前对新课程的适应状况,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指出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应为高中数学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机制,加大提高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力度,积极完善教育评价制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