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发放心理学量表对患者介入术前、术后的焦虑程度进行详细的测评,对比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术前与术后的焦虑程度,研究不同的知情同意告知方式对于心脏介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从而摸索出一条通过心理干预易化手术过程,改善手术效果的新路。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09年7月初次拟行冠状动脉造影,2009年2月-2009年12月初次拟行电生理检查及心脏射频消融术,起搏器置入术的患者共436例(男231例,女205例,平均年龄(58.2±11.7)岁)。入选患者均有基本读写能力、意识清楚,病情允许适度活动,排除脑器质疾病、精神病既往史及家族史、既往心外科及介入手术史,排除失明、失聪者。43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于干预组,术前应用多媒体手段向患者讲解与其相关的介入诊疗过程,向患者及委托人同时提供介入检查(治疗)知情同意书,并详细讲解该医疗文件,告知手术名称、目的、路径、大约时长、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等;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客观、详细的回答。对于对照组,不向患者本人进行多媒体宣教,不向患者本人提供介入检查(治疗)知情同意书,仅向患者委托人提供并讲解该医疗文件,讲解内容同干预组。术前如果患者提问手术相关问题,会简单向其告知该手术创伤小、风险小,治疗效果较好等。于知情同意签字前2-3个小时及术后第2天尚未正式告知患者介入治疗结果时让患者本人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并于术后3个月时以电话随访的形式再次让患者填写上述评定量表,测定其不同时期的焦虑程度。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嗜好、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即是否有医疗保险)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间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人数也无差异;两组间拟行介入手术的类型亦相似。知情同意签字前,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焦虑评分较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29.37±5.73比31.18±6.07,P<0.05),且显著高于国人常模;而年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对于患者的焦虑评分均无显著性影响,不同介入类型的患者焦虑评分亦相似,其中行电生理检查及心脏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签字前的焦虑评分较其它类型稍高,且高于国人常模。知情同意告知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2天干预组患者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0.38±5.65比28.31±4.68,P<0.05);术后3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焦虑评分亦相似。无论对照组、干预组在不同的时间点,其焦虑评分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对照组于术后3个月焦虑评分开始出现显著性下降(30.38±5.65比28.73±4.39,P<0.05);而干预组于术后第2天焦虑评分即出现显著下降(30.11±5.56比28.31±4.68,P<0.05)。结论:焦虑情绪在心脏介入患者中普遍存在,尤以女性为甚,提示我们该群体在心脏介入术前更需要医护人员的关注。本研究证实,随着心脏介入手术的成功完成,患者的焦虑情绪均可以逐渐缓解,而运用多媒体手段详细恰当的向患者告知心脏介入手术的相关信息能够更快更好的减轻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情绪,是一种可行的心理干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