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师德建设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课题。随着人类的进步、历史的发展,教师职业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内涵、价值和意义,高校教师既肩负着立德树人、塑造灵魂、塑造生命的神圣使命,也承担着学术报国、研究真学问、解决真问题的历史重任。加之,近年来高校师德问题多发、频发,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切,因此,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显得愈发迫切和重要。现在与未来无法脱离历史,对历史的梳理、剖析、总结、借鉴均具有浓郁的现实意味和强烈的现实意义。中共中央和政府部门始终高度重视高校师德建设,新中国成立至今70余年来高校师德建设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成为指导当前及未来高校师德建设的宝贵财富。人和组织都是文化的产物,高校作为文化最富集的场域,其系统内的个体行为和组织行为始终无法脱离文化弥漫性和渗透力所形成的交叉网络。高校师德建设与文化场域息息相关,以文化场域理论切入新中国高校师德建设进程具有理论上的适切性和现实的可行性。高校作为多元文化的聚集地,上位的文化场域可以分为政治文化场域、经济文化场域、社会文化场域和学术文化场域等下位类型,虽然不同文化场域的边界并非截然分开,但具有明显区别于彼此的内涵意蕴、话语体系和表现形式。高校师德建设作为一项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在不同文化场域下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和特征,文献、访谈、问卷等的多角互证,深度还原了不同文化场域下鲜活的师德建设实践场景。政治文化场域下,高校师德建设的理念、路径、面临的境遇及成效在不同时期而呈现明显的差异。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教师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是师德建设的首要问题,对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成功。政治运动频发情况下,高校教师进行了精神坚守与抗争,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师德分化。在政治生态逐步恢复基础上,通过确立教师合法身份、全力改善教师待遇等方式重启高校师德建设。政治文明进步深化了对高校师德建设内涵的认识,完善了师德建设制度体系。全面实施政治战略布局对高校师德建设的进一步强化起了重要作用。经济文化场域下,高校师德建设与新中国经济发展进程同频共振。计划经济体制保障了高校教师基本需求,在生活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高校教师传承传统师道精神,在国家工业化战略导致学科专业建设失衡情况下、经济建设大跃进导致的非理性浪潮中,坚守了固有的德性和理性。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给高校教师带来思想波动,国家努力提高教师待遇,积极探索高校教师参与市场经济行为的路径,不断满足高校教师合理经济需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加快了高校师德建设与市场接轨的步伐,市场经济发展红利保障了高校师德建设的经济需求,市场经济法则重塑了高校教师经济伦理,市场竞争意识推动教师考核激励机制不断完善。经济发展新常态从多个层面提升了高校师德建设的质量。社会文化场域下,高校师德建设实践折射出社会变迁的鲜明时代特色。社会结构颠覆性重组带来的阶层变革、组织形式创新和社会风气改观,决定了高校教师思想情感、心灵归属、精神面貌随之转变。特殊历史时期社会秩序的失衡滋生了无政府主义、逆伦理行径和反知识浪潮,直接导致了高校师德建设的失语。随着国门打开,西方社会思潮纷纷涌入,对高校思想带来一定冲击。高校师德建设实践中采取了政治教育与理论学习并行、社会实践与教育培训并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的策略强化高校教师思想建设。面对社会变革日益深化造成的社会风气多样、社会心态多元等现实,高校师德建设主体通过针对性的举措不断纯化高校教师精神,使之有效应对社会挑战。社会治理理念与实践的创新推动社会多种力量共同参与到高校师德建设中,高校师德共建共享格局逐步形成。学术文化场域下,高校师德建设与教师的学术理念、学术精神、学术行为和学术道德密切关联。新中国成立后学术价值的人民性转向、学术生产的计划性体制、学术气候的多变性现实,对高校教师的学术行为提出了考验,高校教师凭借学术智慧、学术坚守完成了特定的学术使命。在学术生态极端恶劣的时期,高校教师或默默付出、或潜心学问、或将学术融入生产,留存了宝贵的科学精神。当学术文化回归理性之时,社会学术风气转好,政府制定了积极有效的学术政策,高校教师的学术价值重新得到认可,高校教师学术成长步入正轨。面对学术功利化日趋严重的态势,高校师德建设通过整治学术不端之风、坚守教书育人初心、涤荡高校商业气息,着重对教师学术道德进行培育,收效明显。学术原创是“师德”应有之义,通过完善政策制度、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催生内在动力,助推高校教师学术使命的达成。历史的纵向梳理和不同场域的横向比较,立体、完整、全景地呈现了高校师德建设跌宕起伏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规律性认识:理性政治文化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根本前提、雄厚经济实力是高校师德建设的物质保障、内外统筹兼顾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方法、多元主体协同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必由之路。当下及未来的高校师德建设应以文化高度自信为基本前提、以德性自我创造为精神基础、以路径优化整合为重要保障、以科技深度赋能为鲜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