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产与国家乌托邦的建构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o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64年到1976年,中国戏曲舞台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以京剧现代戏为主的革命“样板戏”最终以压倒性的姿态占据了全国戏曲舞台,直至在“文革”时期占据了整个文艺舞台。“样板戏”作为“文革”时期的官方文艺,与无产阶级文学阵营中的延安文学、解放区文学、“十七年”文学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直接书写与全面表达,而“样板戏”则发展成为更为极端的方式。在文学创作与政治活动已经难以分清界限的“文革”时期,政治观念、政治意图必然通过“样板戏”这一艺术载体予以展现,因此,“样板戏”在实质上就是“政治”的直接“美学化”,是国家意识形态的直接书写,是国家乌托邦想象付诸现实的艺术载体。本文具体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样板戏”发生的历史语境,指出“样板戏”是在40年代延安文艺整风运动开始后,历经传统戏曲现代化改革的三十年风风雨雨,伴随着不同时期不同的政治诉求,最终确立于“文革”时期的戏曲理想化范型。第二部分从“样板戏”的主题思想和表现形式上将其定性为美学化的政治乌托邦,指出“样板戏”是通过潜在的阶级意识的建构,显在地表述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并通过舞台表现的符码化,使国家意识形态得以明确的表现。第三部分从“样板戏”的艺术特点着手,指出“样板戏”在承袭和突破了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戏曲的艺术手法的基础上,其程式化与象征性、写意性如何配合政治诉求,表现主题上的国家意识形态,并在严格遵循“三突出”与“根本任务论”的创作原则的基础上,最终成为了政治内容的“完美”的艺术载体。第四部分通过对意识形态在“样板戏”作品的产生、发展及不断整合的过程中的全程监控,指出国家意识形态在整个过程中的绝对统治地位,“样板戏”在实质上是一种国家叙事与政治隐喻,是统治阶级乃至全国人民的国家乌托邦想象。“样板戏”作为特定时期联结文化生产与国家意识形态的桥梁,在“文革”时期解决了“革命的政治内容”与“近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之间的相斥与矛盾。本文以“文革”时期的八部“样板戏”作为研究对象,从国家叙事的角度切入“样板戏”的创作、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了文化生产与意识形态之间衍生互动的内在关联。
其他文献
纵观全国,现代化气息浓郁的新型大剧院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资金投入、占地规模、技术设施都在不断攀升,已然成为各地文化发展建设的标志。剧院经营的核心内容是演出,以
在中国铁路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对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改变传统的被动式安全管理模式,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提高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元末之时,天下大乱,刘基志在澄清宇内,他力倡“美刺风戒”说,诗文应关注时代,有裨于世,“直摅中怀”。入明以来,其文一变,“刺”的内容没有了,代之以“文以理为主,而以气摅之
苦难可以表现生命的本质属性,对苦难的关注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文学对苦难的叙事可以产生崇高的审美价值,作家们往往通过苦难叙事思考苦难产生的原因,展现苦难带来的痛苦,进而
中国作家在十年浩劫中的经历,是文革史上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选取若干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作家,以传记文学审美原则之尊重历史和尊重个性为研究基点,审视他们的自传,辨析其
将国内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反射率因子及径向风资料引入ARPS-3DVar同化系统进行同化,针对2006年登陆浙江苍南并造成严重影响的超强台风"桑美",探讨多普勒雷达资料同化对台风模拟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以控制感染及降低感染发生率。方法:对2011—2013年南方医科大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的配伍,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依据抗肿瘤药使用说明书等资料,归纳总结常用抗肿瘤药的配伍禁忌和药物相互作用,并对临床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废名显然是一个寂寞的存在。虽然,新时期以来,随着废名诗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废名诗歌创作和诗学探索的现代性价值也越来越为诗界所肯定。但论及废名,人
唐代杰出的帝王诗人除了唐太宗,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了。唐玄宗既是开天盛世的缔造者,又是大唐盛世一去不复返的制造者,这种对立悬殊的双重角色,使研究者多关注他在历史中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