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改革的实践逻辑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体林地是我国耕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集体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集体林地产权制度改革关系到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民增收,是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事关全局、影响深远。本文以江西省中部一个村庄的个案研究为例,包括该村的村集体林地的承包和二组集体林地的分山到户两个例子,通过对存在于乡村社会中的集体产权和集体林权改革的社会学透视,综合社会结构决定论和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研究中国农村集体林地产权改革的实践过程,并尝试对集体林权改革的实践逻辑作出解释。指出社会学视角下的集体产权关系特别是其改革中并非像经济学者们所以为的那样,是划分明确且一经形成便相对稳定的关系结构,相反,它是社会行为者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不断互动和博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多种因素相继发生作用,包括制度背景、制度安排和非制度因素,制度背景是外生变量,是一系列确定改革行动过程的大前提的基本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市场规则、法律法规和政府部门等。制度安排和非制度因素是村庄内生规则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前者是村庄正式的制度,主要是村庄层面上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结构等,后者是非正式的但起着重要作用的规范,集中表现为惯例、人情和公平观念等村落文化。本文得出的结论有以下四点:第一,集体产权是一个在农村生活实践中的复杂概念,这主要从从集体与国家的关系、集体产权的清晰的排他性和在集体内部集体产权在集体成员的归属上复杂化这三点来论证的;第二,集体林权改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的动态过程,制度和非制度,或者说,结构和理性在整个实践过程中相互影响,使得整个过程变动不居。在这三种因素中,非制度因素中在林权改革的实践中为村民的行动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础;第三,社会关系概念即人情是当前分析乡村生活的有力理论武器,关系逻辑是影响集体林权改革的一个重要逻辑。在整个改革过程中,村民们依然遵循着讲情面的原则。第四,价值理性的偏差、失衡明显地制约和干扰集体林权改革的顺利进行,价值合理性仍然是乡村社会的行动指南,这是与价值理性的偏差、失衡分不开的,因而提出在集体林权改革中,在对乡村传统纳入其中进行综合的考虑的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价值理性观。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土地管理工作日趋显得重要,而基准地价又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估基准地价并建立起完整的体系是我国目前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环境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形势下,各国政府都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生态环境。我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启动
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中国的重要焦点问题,通过对黑龙江粮农余粮销售情况分析,说明在粮食价格增长时粮农没有得到合理的利润比例,这影响着粮农种粮的积极性。通过供应链协作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于是,改变农村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广大农民自发建立的互助互利性组织。伴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速度明显
近年来农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松散化,但是另一股力量——市场正在农村慢慢生根,并且所蕴含的能量也许在某一天会在农村广袤地域不经意地释放开来,目前其迹象也越来越明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现代是传统的演进与发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从中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终身教育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而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是社会化大教育的最佳载体,其全员性、综合性等优点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人群的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靶区和锁骨上靶区整体调强计划的剂量学特点以及临床急性放疗反应。方法:14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整体调强计划43例,常规三维适形计划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同时也是关系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林业自身特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