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法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ce8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各国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也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在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与时代都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而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呼声越来越大,但是,其效果却不容乐观。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也不例外。当前,在大学英语读写课堂中,存在语言输入与输出任务脱节、学用分离的现象。英语教师多注重语言的输入,却忽略了输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大多数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于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只能被动接受,因此,在读写课堂上,学生们表现消极,课堂气氛十分沉闷,这不但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反过来也会使老师有严重的挫败感,不利于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本研究以文秋芳教授的产出导向法为指导,尝试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改善大学英语读写课堂教学效果。本次研究的对象为山西师范大学两个平行班的107名非英语专业学生。本次研究的研究问题如下:1.与PPP教学法相比,产出导向法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影响如何?2.与PPP教学法相比,产出导向法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语言、内容和结构影响如何?3.产出导向法在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写作的态度、读写结合、自我监控能力以及其对英语读写课堂中教学方法的态度方面教学效果如何?本次研究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实验前,首先在两个班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在两个班进行前测;第二阶段为实验阶段,在实验组运用产出导向法教学,在控制组运用PPP教学法教学,进行为期14周的实验;第三阶段为实验后,首先在两个班再次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在两个班进行后测,最后在实验组随机选出5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访谈。经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与PPP教学法相比,产出导向法可以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2.与PPP教学法相比,产出导向法可以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的内容和结构质量,但是却没能有效提高语言质量。3.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读写课堂中的教学效果在以下几方面得到显著改善:(1)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写作的态度更加积极;(2)非英语专业学生从读写结合中获益显著;(3)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增强;(4)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产出导向法持肯定态度。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效果在本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希望为以后的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以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对大学英语读写教学的启示如下:1.教师应根据学生水平合理设计产出任务;2.教师要精心选取输入材料来满足产出任务的需求;3.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过程;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确保学生有效学习的发生。
其他文献
<正> 复数之所以能应用于实际,这与它以及它的运算的几何表示是有关的。在历史上,复数被发现的初期,曾被称为“虚的”,“不可能的,”“想象中的”。十九世初叶,复数得到了明
合成孔径雷达(SAR)由于其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能力,成为近几年来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概述了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的三种几何处理方法:多项式法、多项式正射纠正法及距离-多普勒方法,对以上三种方法的算法进行了描述;并基于C++程序进行了计算机实现。利用ERS-2数据和RADARSAT数据进行了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多项式正射纠正方法和距离-多普勒方法纠图精度较高,且纠图精度相差
随着改革开放,大量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涌入国内,优秀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工作引起了更多学者的关注,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笔译任务的实践报告,以外国儿童小说《飞翔的埃斯
尊敬的宁津生院士、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中国测绘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三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暨纪念《海洋测绘》创刊30周年大会现在开幕!
尿潴留是妇产科临床常见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可增加泌尿系感染的机会,产妇尿潴留更会影响子宫收缩,使产后出血的几率增加。临床上常采用按摩下腹部、让患者听流水声进行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公布和实施以来,关于确定课文教学“语文核心价值”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阅读教学“语文核心价值”的提出者是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者,她所针对的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痰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痤疮痰热瘀结证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外敷玫芦消痤膏治疗,每日2-3次
在学科知识论的主导下,以学科为中心的大学课程设计,管控倾向、效率定位、学科知识割裂、课程传递单向等问题凸显;严重影响了课程育人作用的发挥,不利于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