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肉是居民膳食结构改善的重要肉类产品,同时肉牛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中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之一。东北地区作为全国四大肉牛优势主产区之一,为保证全国牛肉的充分供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近年来肉牛养殖户面临着肉牛价格倒挂现象,肉牛养殖户的养殖经济效益受到严重损失。当前肉牛养殖经济效益情况如何?有哪些因素会对肉牛养殖经济效益造成明显影响?这些因素对不同养殖主体的影响一样吗?如何提高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详细而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上述情况,对于帮助广大肉牛养殖户稳定发展,为肉牛养殖行业提供参考依据,以及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制定依据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利用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对东北地区肉牛养殖主体进行调研获得的数据,分析肉牛养殖经济效益总体情况,然后分析不同养殖主体的经济效益。其次,从定性角度分析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养殖主体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影响不同养殖主体经济效益的因素,提出改善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的政策建议。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是肉牛养殖主体之间的经济效益存在差异。肉牛平均养殖经济效益(成本利润率)为22.93%,大规模养殖户的养殖经济效益为26.02%、中规模养殖户的养殖经济效益为22.75%、小规模养殖户的养殖经济效益为19.78%,整体呈现出大规模养殖户经济效益>中规模养殖户经济效益>小规模养殖户经济效益的特点。二是不同养殖主体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表现出差异。经营耕地规模、仔畜来源、养殖规模这3个因素对小规模肉牛养殖户经济效益影响显著。文化程度、养殖年限、劳动力数量、耕地规模、参加合作社、防疫补贴这6个因素对中规模肉牛养殖户经济效益影响显著。交易方式、参加合作社、技术培训、防疫补贴这4个因素对大规模肉牛养殖户经济效益影响显著。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养殖户、行业、政府三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一是养殖户要着眼于生产管理,转变肉牛生产方式,走持续发展的养殖道路。二是行业应加快建设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开展“龙头企业+养殖户”的养牛模式,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强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政府对肉牛产业有良好的调控和指导功能,是肉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以从政策、金融、科技方面强化调控管理。